文献阅读-DNA芯片分析人类脐带血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差异表达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y DNA Microarray
影响因子:5.03

背景

骨髓间质干细胞是高度增值,黏附的成纤维细胞,会表达出很多细胞表面的marker。不仅能self-renew,还能分化成很多组织,如肌肉,骨,软骨,神经,肝组织等。但是对他们的本质,活体功能,发展器官了解尚少,特别是定义干细胞核心成分的分子仍有待发掘。
自我更新是干细胞最基础的成分,转录因子如Oct3/4, Stat3等。最近DNA芯片分析用来发掘表达基因,被称为stemness genes或者干细胞分析signature。尽管很多研究在基因水平上提供framework来定义MSC,但是管家基因阻止了MSC特异基因的遗传研究。

结果与结论:

1 芯片实验的可重复性和敏感性

对两组芯片数据(重复),20289个探针,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相关性大于0.98,说明这次测序是可以重复的。矫正到5以上的探针在1.5-fold以内,但是当矫正到1时,这种covariance就迅速消失了,因此,矫正强度到1以上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 基因之间和捐赠者之间比较基因表达模式

MNC细胞中,捐赠者1和2的相关系数大于0.95。比较MNC和MSC两种细胞之间,相关系数变得很低(0.54,0.59)。在差异表达基因中,作者重点关注一组在MSC中高表达,但是在MNC中几乎不能被检测到的基因,因为这一部分基因可以作为MSC的molecular signature。


将MSC-to-MNC ratio作为标准,筛选大于50的基因,得到如下表。


将这些基因聚类,他嫌他们能聚在一起,再次证明了他们内部的表达模式。星号是MSC和MNC差异表达的基因。作者对这些基因都是什么,有什么功能进入深入的讨论


3 用RT-PCR证明基因表达

表达量TOP10的基因用RT-PCR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很多在MSC中高表达的基因,在MNC中低表达。这与芯片数据一致。

4 比较芯片数据和已经发表的SAGE数据

作者将他们的芯片数据和已知SAGE数据进行整合,一共得到7898个基因,这两个数据集的相关系数为0.46,但这张图仍表现出有意义的协方差,相关性虽然弱,但是不是随机相关的。在intensity score排序后,最高50个基因被筛选出来,这些基因在SAGE数据集中也有很高的表达频率



接下来作者又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详述,这里就不过多摘抄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献阅读-DNA芯片分析人类脐带血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差异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