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是什么?原来我每天都在做(思考之运用:研究)

研究就是思考

文/樊荣强

2.7  研究

研究是思考比较高端、正式、专门或学术性的运用。与研究相反的是两个常常挂在嘴边的词汇:商量、讨论,虽然它们都离不开思考。

"研究"一词常被用来描述针对一个特殊主题(项目),利用有计划与有系统的资料收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过程。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三位教授布斯、卡洛姆和威廉姆斯合著的《研究是一门艺术》对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研究著作提供了权威指南。对于研究是什么,他们给出了如下答案:

广义来说,其实每个人都在做研究:我们都在收集资料,回答问题以及解决难题。事实上,你每天都在做下面这类研究:

难题:需要福特公司野马汽车(1965年生产)用的汽缸床垫片。

研究:打电话给汽车零件商或者上网查询哪里有存货。

难题:想知道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的出生地。

研究:去图书馆查阅名人词典,或者到谷歌网站里在5000多万份有关乔丹的资料中去挑选。

难题:想知道更多关于新品种热带鱼的新发现。

研究:上网收集报纸或杂志里的文章。

布斯、卡洛姆和威廉姆斯三位教授说:除了我们每个普通人在研究之外,无数的专业研究人员,不断地获得政府、企业、基金会的经费,对各种重大项目提出疑问与难题,搜集无数的数据,寻获答案与解决方法,然后与我们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专家研究人员要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与特定的对象或广大的普通人分享,通常要写出正式的研究报告发表。为什么要写出来?三位教授认为,对研究人员研究过程而言,有三个好处:写作有助于记忆,写作有助于了解,写作可以获得新的观点。这三个好处,其实是针对研究过程的思考来讲的。

本书此处不再深入讨论如何做研究的问题,接下来,想借助布斯、卡洛姆和威廉姆斯三位教授关于研究过程的说明,简单说明“思考=提问-回答”的操作价值。

通常的研究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提问题,找答案;第二步,提出观点并加以支持;第三步,准备、撰写及修改报告。当然,研究者从来都不会是简单地按照“找题目——建立假说——整理论证——撰写及修改研究报告”这样的一条直线进程,真实的研究过程是不断反复往返的,有时前进一两步,有时又退回来,接着又向前迈进,但是,不能如何,整个进程都是无数的“提出疑问-求解答案”的叠加与串连。

上述这种针对重大问题的、持续的、系统的研究所作的思考,我们不妨称之为“研究型思考”,因为它止步于一份研究报告。

另外的一种也是针对重大问题的、持续的、系统的研究所作的思考,我们可以称之为“决策型思考”,它通常是由个人或公司、政府的首脑及团队共同完成的,几乎涵盖了“研究型思考”的全部过程与动作,但其目的不是为了写一份研究报告,而是要为个人的、公司的、政府的某个重大决策提供依据。

你可能感兴趣的:(研究是什么?原来我每天都在做(思考之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