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础命令:常用文件管理命令2——文件与目录管理

学习基础命令的几个注意事项

1. Linux 命令及其参数是严格区分大小写;Linux文件名严格区 分大小写;

2. 按前几个字符+可进行“命令行自动补全”操作;

(1) 查看Linux根目录下有哪些内容?ls /

Linux基础命令:常用文件管理命令2——文件与目录管理_第1张图片

(2) 创建/mytmp目录,打开/mytmp目录,以自己的学号建一个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创建目录时,应在root用户下)

mkdir /mytmp

cd /mytmp

mkdir 学号

cd 学号

(3) 显示目前所在的目录。 pwd

Linux基础命令:常用文件管理命令2——文件与目录管理_第2张图片

 (4) 在当前目录下,建立权限为741的目录test1,查看是否创建成功。

mkdir -m 741 test1

#其中 -m:设定权限<模式>;

Linux基础命令:常用文件管理命令2——文件与目录管理_第3张图片

(5) 在目录test1下建立目录test2/teat3/test4。

 mkdir -p test2/teat3/test4

#当一次性创建多层不存在的目录的时候,添加 -p 参数

Linux基础命令:常用文件管理命令2——文件与目录管理_第4张图片

(6) 进入test2,删除目录test3/test4。

cd test2

#因为test3里面存在子文件夹,所以只能使用rm命令

rm -ri test3/test4

  • -f:强制删除(force),和 -i 选项相反,使用 -f,系统将不再询问,而是直接删除目标文件或目录。

  • -i:和 -f 正好相反,在删除文件或目录之前,系统会给出提示信息,使用 -i 可以有效防止不小心删除有用的文件或目录。

  • -r:递归删除,主要用于删除目录,可删除指定目录及包含的所有内容,包括所有的子目录和文件。

注意,

  rm 命令是一个具有破坏性的命令,因为 rm 命令会永久性地删除文件或目录,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对文件或目录进行备份,一旦使用 rm 命令将其删除,将无法恢复,因此,尤其在使用 rm 命令删除目录时,要慎之又慎。

  在删除Linux系统中的文件夹时,

        需要先确认文件夹内部是否为空,

        如果文件夹内部有文件或子文件夹时,应该使用rm命令而不是rmdirm命令。

        在删除时确认,可以使用 -i 选项

Linux基础命令:常用文件管理命令2——文件与目录管理_第5张图片

(7) 将root用户家目录下的.bashrc复制到/mytmp下,并更名为bashrc

cp /root/.bashrc /mytmp/bashrc

Linux基础命令:常用文件管理命令2——文件与目录管理_第6张图片

(8) 重复步骤7,要求在覆盖前询问是否覆盖。

cp -i /root/.bashrc /mytmp/bashrc

Linux基础命令:常用文件管理命令2——文件与目录管理_第7张图片 

(9) 复制目录/etc/下的内容到/mytmp下。

cp -r /etc/*  /mytmp

Linux基础命令:常用文件管理命令2——文件与目录管理_第8张图片

(10) 在当前目录下建立文件aaa。        touch aaa

(11)查看该文件的权限、大小及时间        ls -l aaa

(12) 强制删除该文件。        rm -f aaa

Linux基础命令:常用文件管理命令2——文件与目录管理_第9张图片

 

(13) 将/mytmp下的bashrc移到/mytmp/test1/test2中。

mv /mytmp/bashrc /mytmp/test1/test2

(14) 将/test1目录及其下面包含的所有文件删除。

Linux基础命令:常用文件管理命令2——文件与目录管理_第10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运维,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