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可达为什么被抛弃

(转)

北平无战事


2018-06-30 ·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蒋经国并不是抛弃了曾可达,他抛弃的是整个铁血救国会,也是他自己的理想。






曾可达的悲剧在于,他始终没有弄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曾可达一开始就是弃子。说难听点,建丰就是拿他当搅屎棍。查案什么的不重要,他只需要负责吸引火力就可以了。查案的事,交给其他的人干。比如王蒲臣,梁经伦,孙朝忠。只要是个人,不管是正派反派,智商都比他高,办事能力都比他强。


建丰同志已经提醒过很多次了,让他不要插手具体的事。问题是曾可达太实诚了,脑筋转不过来,领会不了领导的意思。后来蒋经国觉得曾可达这种清官作风,能吸引梁经伦和方孟敖这种理想主义者,还有点用。其实大家门清,曾可达比书生还要书生,百无一用嘛。


但曾可达好歹还有一个忠,蒋经国还可以暂时先留着。




作为曾可达的精神领袖,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建丰同志就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名义上他是太子,实际上在那帮党国元老的眼里,只不过是个在赣南搞了几年新生活运动的晚辈罢了。老蒋先生都管不了党国的腐败,他一个晚辈能成什么大气候?


而自己的后妈宋美玲,因为有美国人的那层关系,一直在包庇蛀虫,与自己过不去。蒋经国很清楚,在父亲那里,后妈比自己的价值要大的多。美国那层关系不说,单单就是这些年宋氏那些七大姑八大妈建立的商业王国,实际就是蒋介石的党产加私产。所以蒋经国不拿鸡蛋去碰石头。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父亲蒋介石,也是个搞制衡的高手,他乐于见到底下私斗,这样就不会有人威胁到自己的领袖地位。


所以,蒋经国需要建立自己的小团体。明面上是国防部的预备干部局,暗面里则是铁血救国会。他需要利用自己的这个小团体,去跟党国的元老对赌。





赌什么?就赌蒋介石支持哪一方!至于反腐败什么的,只不过是为了让这场赌博,显得高大上一点。本质上,这是一场新老政治势力的斗争。


曾可达作为一个理想主义者,虽然被蒋经国抬到了少将的位置。但是骨子里还是小民的世界观,在他的眼中,贪腐集团是坏蛋,建丰同志是救世主,建丰同志就是神。神,也就意味着正义,而正义是不可能失败的!




可是问题在于,建丰至尊神,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么正义。神表面让他做的,和实际心里想让他做的,是两码事。


可达同志,反腐反共只是借口,建丰同志的真正意图是夺权啊……


在剧中,蒋经国不止一次的想培养曾可达形成独立思考有主见的能力。问题是,他这个实在是不上道。机会给了很多次,每次都让蒋经国很失望。最后一次考验,是对待方孟敖私自劫机和梁经纶痛骂党国这两件事。


曾可达向蒋经国汇报这两件事,本来内心是想帮方、梁两人求情,但听到建丰同志要严惩两人,一时语塞,电话挂断后。在数次联系不上建丰同志的情况下,又私自与蒋介石的亲信表了态,这个态却是严惩方、梁二人。他哪里知道这其实是建丰同志对他的最后一次考验,也正是这次考验,让蒋经国决定放弃此人。


后来王蒲臣与曾可达交了底,方孟熬和梁经纶都是蒋经国实施【孔雀东南飞】计划的核心人物。孔雀东南飞,飞的是北平民脂民膏,金银外汇。方家要给他卖命搜刮;梁要给他去跟美国要钱,这两个人,谁都动不了。方和梁别说蒋经国不会处理,老蒋也不会处理。


两个需要保护的人,怎么能严惩呢?蒋经国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要保护方孟敖,曾可达却领会不了。


平心而论,曾可达是碰到个好领导,蒋经国虽然是利用他,但显然也有心栽培,可惜恨铁不成钢,烂泥扶不上墙。 曾可达,他注定不是一个人的悲剧。






蒋经国和曾可达最后的电话,实际上说了两层意思,也葬送了曾可达。


一、甩锅加施恩。我不是不管你,是我实在管不了。


可达同志,我们失败了,预备干部局也要解散了。也许我们的铁血救国会、我们国民党,很快就会写入历史。

什么意思?意思是我自身都难保,我们的组织没有了,但我把你保住了。


二、划清界线。


你这次来南京叙职我们就不要再见面了,对你有两点要求,一要守纪律,二要保重。

为什么划清界线?小蒋在上海大败,老蒋在他和元老之间,选择了后者。小蒋的小团体必须解散,必须立刻和这些人划清界限,再和旧部交往频繁无疑是自己作死。


这两点要求,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是高明的手段。守纪律是政治要求,是要让曾可达相信自己不是被经国先生抛弃。小蒋先生对自己还有要求,有要求就说明没放弃,还要启用。现在的囧态,只是形势所迫。短短几句话,塑造出了曾可达一个孤臣孽子、英雄末路的形象,激起曾可达的同情和崇拜。这个电话,让被抛弃的人心甘情愿的被抛弃,还感恩戴德并且痛哭流涕。直到自杀的前一秒,还问方孟熬,对经国局长怎么看……




蒋经国是一个政治家,方孟敖说他孝子,而实际上,他的孝是表面功夫。睿才是他的真实写照。他想把事做好,但也深知,把事做好非一朝一夕。有些事情,受限于历史局限,根本是无法做到的。他想的是争取夺权,实现自己的理想。曾可达却是一个除了理想,百无一用的圣人心态。


曾可达的世界里,非黑即白,爱憎分明。整个剧中,他说是最辛苦最努力的人,又是深更半夜骑自行车联络特务工作,又是早餐的馒头都让给下属吃,又是在发粮现场旁的玉米地跑来跑去给建丰同志做现场直播,结果却吃力不讨好,落个被领导抛弃的下场。




曾可达的结局,其实是很多理想主义者的真实写照。当曾可达没有选择举枪自杀时。我觉得这部剧到这里,就已算是剧终了。


通观全剧,更像是一场闹剧。而这场闹剧的幕后操控者,不是别人,就是蒋介石本人。其他人,包括小蒋,不过是被其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牵线木偶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可达为什么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