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网络编程简介 - 网络常识

网络模型: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两台电脑通讯的过程:

  1. 通过IP地址找到对方。
  2. 数据发送到指定的应用程序上。为了标识这些应用程序,所以给这些网络应用程序用数字进行了标识。为了方便称呼数字,就叫做端口。这叫做逻辑端口。端口范围0~ 65535。0~1024为系统程序所保留。
  3. 定义通信规则。这个通讯规则成为协议。国际组织定义了一个通用的协议叫做TCP/IP
    一个网络应用程序会对应一个或多个数字应用标识。

IP地址:

IP地址是网络中的设备标识。
为了适应不同网络规模的需求,IP地址是被分类的。不同类型的IP地址拥有的主机数不同,两级IP地址可记为:

IP地址 = {<网络号>, <主机号>}

127.0.0.1是本地回环地址。如果本机没有配置其它的IP地址,那么本机默认的IP地址为127.0.0.1。默认名为localhost。

保留的IP地址不被用于公网而被用于局域网。

端口号:

用于标识进程的逻辑地址,不同进程的标识。
有效端口0~ 65535。其中0~1024系统使用或保留的端口。

传输协议:

通讯的规则
常见的传输协议:TCP,UDP。

网址解释:
http://www.google.com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www:万维网组织,服务器需在其下注册。
google:google服务器名。
com:隶属于那个机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网络编程简介 - 网络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