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复习5

系列文章

期末复习1
期末复习2
期末复习3
期末复习4


  • 系列文章
  •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
  •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 登记日志文件时为什么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 数据库中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恢复?数据库恢复能够保证事务的哪些特性?


试述数据库设计过程。

( 1)需求分析: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

( 2 )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 DBMS 的概念模型。

( 3 )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 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

( 4 )数据库物理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 5 )数据库实施:设计人员运用 DBMS 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 6 )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数据字典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数据字典是一个用于记录和描述数据库中数据元素的重要工具。它包含了有关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的详细信息,提供了对数据的元数据定义,包括数据元素的含义、结构、关系和属性

登记日志文件时为什么必须先写日志文件,后写数据库?

将数据首先写入日志文件可以确保即使数据库写入失败或发生错误,关键信息仍然可以在日志中被保留。这样,系统可以在之后的时间点重新处理或纠正错误,以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数据库中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库恢复?数据库恢复能够保证事务的哪些特性?

要把数据库从错误的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状态,这就是数据库恢复。数据库恢复保证了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和持续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