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立讯汽车业务最新研判,域控制器毛利低于消费电子

随着汽车智能化进入变革深水区,汽车、消费电子以及互联网生态的深度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在这背后,传统消费电子的代工巨头,能否在汽车智能化时代扎根生长,备受期待。

今年7月,立讯精密与广汽集团等公司合资成立了立昇汽车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其中,立讯精密持股45%。新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为汽车零部件研发、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等。

投资换市场,成为立讯精密的主打模式。此外,该公司的还在2018年收购了BCS(采埃孚天合的车身控制系统事业部、射频电子产品线)。

而在2022年2月,立讯精密母公司成功参股奇瑞汽车,此外立讯精密还与奇瑞新能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合作开拓整车ODM业务。

此外,为了寻求从OEM到ODM甚至是OJM的机会获取,立讯精密控股股东立讯有限公司在今年于苏州落户设立自动驾驶全球研发中心。

这个研发中心计划研发总投入约5.23亿元,核心项目包括基于国产芯片的整车中央计算平台、轻量级智能座舱系统、高性能毫米波雷达等。

此外,立讯精密的原有汽车线束、连接器、车载手机无线充电等汽车业务产品线已经规模化上车,比如,为理想、大众、特斯拉等车企提供车载手机无线充电模块。

数据显示,2022年,立讯精密的汽车板块业务实现收入61.49亿元,同比增长 48.44%。不过,汽车板块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仅为2.87%(2021年占比为2.69%)。

“预计接下来三年,立讯精密的(汽车业务)每年会有30%-50%的复合增长。”这是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在2022年股东大会上的判断,屏幕、声学、无线充电、小电机、电感、抬头显示等各个板块,都在全方位配合客户需求。

不过,汽车行业依然需要持续投入。

12月2日,立讯精密发布公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的议案》,原因是公司当前股价处于低位,且预测2023年及未来年度充裕、 稳健的现金流状况。

这份金额达到135亿元的定增预案,其中,20亿元涉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线(高压连接系统、智能汽车连接系统等)的产能扩张。

但,很快,两周后,立讯精密对外发布《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权质押的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已将持有的部分本公司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0.36%)质押,用于新产业投资资金需求。

而对于立讯来说,在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趋势带动下,公司汽车业务相关产品市场需求强劲,业绩呈现高速增长。

相比传统制造业已经接近10%毛利率水平,汽车电子领域普遍维持在20%以上的毛利率,无疑成为立讯传统消费电子代工业务之外,第二增长曲线的最佳选择。

目前,除了线束、连接器、无线充电等传统产品线,立讯的智能座舱域产品包括液晶仪表、信息娱乐系统、座舱域控制器、AR HUD、DMS等;智能网联产品涉及到车载通信单元、V2X等。

其中,在智能驾驶部分,为了快速部署可落地量产方案,立讯精密选择与地平线合作,基于后者的芯片及底层感知算法部署智驾解决方案,也是地平线的硬件IDH合作伙伴。

公开资料显示,公司的第一代产品线,包括前视一体机、域控等第一代产品实现了量产,并推出了第二代单SOC的高性价比行泊一体域控。

另外,基于地平线征程5开发的ICP100(单颗J5)和ICP200(双颗J5),分别针对高速和城区NOA的高性能域控产品,产品已完成设计验证。

而立讯的竞争对手,包括闻泰、华勤、富士康、联想等传统消费类电子制造商也在挺进智能汽车赛道,这些企业大多数也没有止步于代工模式,甚至是与车企深度合作。

关于未来汽车赛道的机会和风险,立讯精密在近期的投资者互动交流中向外界传递了一些重要信息。

关于长期的业务模式:

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我们兼具JDM的能力和ODM的理解。但是,最终这个行业可能还是以OEM为主,过渡期JDM还是存在需求。

目前,立讯已经具备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域控制器相关的工业能力,也和很多车企在汽车电子板块不断加深合作。

关于汽车产品毛利率:

从目前产业发展的角度看,通讯产品的毛利会持续增长,在未来5年内暂时还看不到获利能力走向平稳的趋势。

在汽车业务中,除了域控制器外,其他产品的毛利都优于公司平均水平。从2023年1-9月的情况来看,公司汽车业务板块增长超过50%。

数据显示,公司前三个季度累计毛利率为11.80%,这意味着,原本是汽车智能化单品价值最高的域控制器产品,立讯精密的毛利率低于11.80%。

此外,立讯精密对外披露,对于智能驾驶技术未来趋势的思考,公司短期内绝大部分的营收载体仍然是硬件,来自于感知系统和控制系统产品,软件算法作为独立的业务,目前营收体量还小。

关于公司的机会:

汽车产业很难产生一家龙头企业绝对垄断的局面,但是未来,海内外市场都会存在份额占比较大的汽车企业,中国也可能出现一些营收规模达到300万以上的汽车品牌。

其中,立讯和奇瑞的战略合作,可能在2024年下半年之后,对公司汽车业务所带来的营收贡献就会有较高的可见度。

关于汽车业务的持续投资:

由于汽车、通讯业务的柔性度、共享度比较高,明年虽然通讯业务还会有一些投资,但总体不会有大比例波动。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则会比以往有更多的投入,这主要是为将来作前置的准备。

你可能感兴趣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