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炼之路-No.10 系统思考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子贡,是一个很有钱的商人。他周游列国时,从其他国家赎回了很多鲁国人。回到鲁国后,国家想给子贡赔偿和奖励。但子贡拒绝了,因为他认为自己不需要这笔钱,况且做善事怎么能求回报呢?

鲁国人听说后纷纷称赞他重情重义,但孔子听说后,却大骂子贡不止,说子贡此举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

孔子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子贡的所作所为,固然让他为自己赢得了更高的赞扬,但是同时也拔高了大家对「义」的要求。往后那些赎人之后去向国家要钱的人,不但可能再也得不到大家的称赞,甚至可能会被国人嘲笑,责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像子贡一样为国分忧。此举是把「义」和「利」对立起来,不但不是善事,反倒是最为可恶的恶行。

自子贡之后,很多人就会对落难的同胞装做看不见了。因为他们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而且如果他们求国家给一点点补偿的话反而被人唾骂。很多鲁国人因此而不能返回故土。

几千年前的圣人,已经在教育我们什么叫做系统思考了。在面临一个具体的问题时,往往我们会有直接对应的因果关系,产生一个简单明了的解决方案。有人问这有什么不对么?当然不对,因为你只看到表面的现象,而不理解引起现象的原因。有的时候高效的解决方案,是反直觉的。就好像你感冒发烧,想要退烧解决方案绝对不是一盆冷水泼到头上。而是应该上消炎药、保持充足的休息、心情愉悦共同达成退烧的目标。

因和果在时空上不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在一个复杂的可适应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里。说这些系统是「复杂的」,是因为很多的「果」并没有简单直接的「因」,是多种变量作用后的结果。说这是一个「可适应」系统,是因为「因」和「果」很多时候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很可能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一切都在动态过程中,找到均衡。

在学习精进的过程中,最开始你掌握的知识肯定是一个个孤立的点。慢慢的,点与点之间你发现了连接,连接会产生你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的领悟,同时这样的领悟会让你更清晰的知道,一个点的变化会对整个连接造成什么影响。这个过程是你从新手成为专家的过程。

举个例子:
美国美铝集团,曾经面临着成本上升、收入和利润严重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改善美铝的经营局面?股东和员工都期待着新CEO保罗·奥尼尔在产品竞争力、降低成本、开发新品等方面做出努力。但保罗提出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是:增加公司在安全生产上的投入。在成本上升,利润下滑时,增加安全投入?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但结果是,保罗就职不到一年的时间,美铝就扭转了利润下滑的局面。

而创造「奇迹」的关键是保罗真正理解了美铝公司的运作系统。


小结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感谢你花了宝贵的注意力阅读我的分享,愿你阅读后对什么是学习有自己新的观点。如果你也和我一样的体悟,求交流,求斧正,帮我输送些“内力”,让我去芜存菁,早日成为绝世高手。感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修炼之路-No.10 系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