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信安慧AntDB数据库容灾复制原理

AntDB数据库作为通信运营商领域的杰出的数据服务提供者,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数据安全问题,不断通过技术进步、方案创新等方式提升数据容灾能力。在信息化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存储和管理这些数据变得至关重要。因此,数据安全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数据库作为处理数据的重要工具,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确保企业的数据安全。数据库容灾是指当业务不小心删除了数据时,使用AntDB数据库提供的延迟复制的容灾方案,可以快速恢复误删除的数据,确保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有许多的成功案例证明了AntDB数据库的容灾能力非常强大。接下来,我们将从AntDB的延迟复制功能的三个方面来深入了解其容灾概况。

1 复制的基本原理

线上运行的数据库一般会采用高可用部署来确保数据库的稳定运行。AntDB数据库在进行高可用部署的时候,能够两种模式,如下:

1)同步复制高可用模式:一个事物的所有修改都被传送到一台或者多台同步后备服务器后,AntDB数据库才会认为该事务正常执行。

亚信安慧AntDB数据库容灾复制原理_第1张图片

图1:AntDB同步复制原理

l 2)异步复制高可用模式:一个事务在主库上执行成功后(不管后备服务器是否接收到了该事务相关的信息),AntDB数据库就认为该事务正常执行。

亚信安慧AntDB数据库容灾复制原理_第2张图片

图2:AntDB异步复制原理

2 延迟复制的基本原理

默认情况下,备库异步复制在获取到了数据文件之后,立即回放接收到的数据文件,以此来保证主库上已经提交的事务能够在备库上提交,进而保证主备数据的一致性。延迟复制的功能建立在异步复制的基础上,其可以通过配置相应的参数,来控制数据文件在备库中进行回放的时间。

我们可以用股市的T+1业务为例介绍延迟备库的处理程序:

股市业务中T+1:交易在T时间点结束,但资金需要延迟1个工作交易日才会到账。

延迟备库中T+N:在T时间点,交易结束,备库需要延迟N时间后才会在备库进行数据文件的回放。

# 主库:事务提交时间为T

# 延迟备库:事务提交时间为T+N

具体的AntDB数据库处理流程,可以参考下图:

亚信安慧AntDB数据库容灾复制原理_第3张图片图3:AntDB延迟复制的原理

3 AntDB数据库延迟复制的适用场景

通过上述对延迟复制原理的相关描述,我们可以获知延迟复制的适用场景:

(1)巨量数据库备份恢复的补充方案。这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延迟复制有效降低成本。

(2)时间点误操作场景。若主库在T时间点误操作(仅指DML操作,对于Truncate、Drop等DDL无效),可以在N时间段内完成T时间点内的数据恢复,这是因为备库延迟至T+N时间点,才会开始WAL日志流重做。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库,oracle,antdb数据库,ant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