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认知尺度>

《认知尺度》书评

有所成就不能忽略趋势,有所进步不能忽略认知科学

这本书的核心模型是尺度变量。然后说了在时间,空间等尺度上变化而带来的不同思考。
在我的理解里,还可以更简单的变成一个变量。
就是人与世界的相对关系。
第一种是人与世界比很小的宏观视角。这是物理学家,思想家和科幻小说家的视角。它从独特的角度理解人在宇宙中的作用。或者说,人生活的意义。
这部分,基本上我认为古来的哲学家已经思考完了。比现代人有深度。
一句话,当下。两句话,佛教,各家本源是一家。
第二种是人是正常的生活的大小。这是企业家和社会活动家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人们选择城市,选择要做的事,选择怎样度过一生。轰轰烈烈,成败起伏。
书里有一部分是这个维度。
这个维度的总结就是一句话:趋势。
如转圆木于千仞之山,势也。人的一生,个人的能力和时代的脉动比太过渺小。有人茫然无知的好运,也有人努力想理解这部分而不要被时代抛弃。还会有那些关于本心,期望的要素混杂其中。又添无数可能。
话不多说,趋势是趋势,选择还在各人。这个层面,势如波涛,路有千万条。
第三种是人是精密复杂系统的微观视角。这是心理学家和认知科学家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他们试图理解人们的决策系统,学习系统和动机系统。希望帮助每一个人,如果可以的话,身心统一,获得幸福,真正理解自己的目标,并能够在生活中不随波逐流。
这三个视角,也可以说是一生,5年和1天的差别。
放眼一生是终极话题,回到5年总希望有所成就,而短短1天,希望自己不曾虚度。

帮我们更有效能的认知科学

摘录了一些段落,主要是魏博士的文章,他的视角在最后一个。
有几个有趣的点。
第一:人们在反死记硬背之后又越来越发现记忆的作用。能记住的部分才能够发挥联想和创造。而要更容易的做到这一点,需要纠正几个习以为常的观念。如记笔记的方法,交错复习的方法和善用考试的方法。总之,都是给记忆增加必要难度。

正确的记笔记方法应该是上课时只记几个要点,下课后找个时间通过回忆把笔记补全。有不明白的地方,自己查阅课本和资料,把这些地方弄懂,同时对课程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重组。这在心理学上叫“必要难度”,同时还利用了“记忆的生成效应”,也就是说,你自己生成的记忆会更加难以忘记。
2011年,贝奇·斯帕罗(Betsy Sparrow)提出“谷歌效应”,是说当我们适应互联网后,记忆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平时绝大多数知识不再装到脑子里,而是装在互联网上,需要什么东西,搜一下关键词,全出来了。我们并没有理解这些知识,只是记住了它们被放在哪里。现在我们常常感叹自己记忆力下降,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发达的互联网让我们可以直接检索需要的内容,自己生成记忆的机会减少了。
所以,如果你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是留在浅表,不提取,不和其他记忆连接,就永远无法记住。尽量间隔提取,形成自己的独特记忆,这样更容易记住。
考完试,你做错的、你不会做的题目就是你没有掌握的知识点,从而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练习。
切换场景
尝试做一个小测试:在限定时间内背单词,第一次是在一个房间里,第二次是在不同房间里,两次的效果会有什么不一样呢?
结果是第二次的效果明显比第一次好。
还以期末考试为例,学生复习科目通常是五六门。一种策略是一直复习一门课直到完全掌握,再复习另一门;另一种策略是把一门课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先复习这门课的一部分,再复习另一门课的一部分,如此交叉复习。
这两种策略哪一种更好呢?答案仍然是后者。后者被称为交错式学习,是指将某一段学习内容分成若干节段或专题,各部分交替着学习。与这种学习策略相对的是批量式学习。
第二是对学习的提问思考。因为大脑爱比较,爱脑补,爱新奇。这部分的4个问题分别是向学科提元问题,别人有什么不同看法,还有没有别的类比的事情,不同在哪里。以及,空,真的是这样吗?这个观点对吗?
开放式提问会给你无穷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我平时也会自己给自己提开放式问题,接着就会翻很多书,看很多人的观点,然后再综合各家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考。
除了开放式问题以外,还需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习惯相当于自动化你思考问题的方法,每当遇到问题,这些方法会自然出现,推动你思考。
思维习惯以问题开始。
第一,看到任何不懂的事物问一个为什么。譬如你刚刚看到格式塔效应图像,就可以问:为什么大脑会自动补全?怎么实现的?所有的心理学问题或者任何学科的问题,都是从几个基本的“为什么”开始的。
第二,科学思维。除了老师的解释、书本上的解释,还有别的解释吗?永远都在问自己:还有别的解释吗?这是典型的科学思维,用术语讲即是备择假设。备择的理论是什么?因为你提出这个问题,要形成自己的观点,你就必须得找证据,科学研究就是这么做起来的。
开放式提问会给你无穷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思维习惯相当于自动化你思考问题的方法,每当遇到问题,这些方法会自然出现,推动你思考。
第三,创新思维。面对一个难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其他脑洞大开的方案?两者的差异是什么?我能想到最好的方案是什么?这个方案是否需要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问完这些问题,你就得马上找新知识、新见解、新书,开始新的学习了。
第四,批判性思维。它的问题模式是:真的是这样吗?譬如说以前历史书上说劳动创造人,我会问:真的是这样吗?人类的起源真的是劳动造成的吗?动物不劳动吗?什么是劳动?怎么定义劳动?
第三是内隐学习
在科研界有个明显的现象,全世界某个领域的主要论文都是几个顶尖实验室的人写出来的,获诺贝尔奖的人集中在几个实验室。聪明人扎堆出现,一流的实验室往往汇聚了一大批资源。这些顶尖实验室有一套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事习惯、研究方案和研究思路。这些东西不在课本上,不在他们发表的文章里,这些都是内隐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外面你根本学不到,你得靠近他们,你得到他们集聚的地方去学习。
同时,研究学习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普通人想进入一个领域,有效方法是直接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
信息过载时代,不要面对信息,而要面对人。信息不重要,信息承载人才最重要,你得去和时间最前端的人群连成小社群。
第四是作品输出
“输出”具体到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你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得用一篇文章表达出来,想到一个创意时用具体的代码表现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3<认知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