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Scrum Framework中的工作妙招,你也可以用起来

熟知Scrum Framework的同学都清楚,Scrum框架是3355. 即3个角色,3个工件,5个价值观和5个ceremony。

3 Role:Product Owner, Scrum Master, Scrum Development Team

3 Artifacts: Product Backlog, Sprint Backlog, Increment

5 Values: Openness, Respect, Courage, Focus, Commitment

5 ceremonies: Planning meeting, daily scrum, review meeting, retrospective meeting, refinement meeting(不在scrum guide中体现)

很多团队刚接触Scrum的时候会抱怨说咋Scrum中有这么多会要开呀,感觉好浪费时间。在这里我不去讨论这些会的必要性,和守破离的法则。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即使你不采用Scrum的工作框架,也完全也可以从Scrum框架中汲取一些特别有营养的Practice在团队中用起来,这里跟大家安利三个先。

每天只需一刻钟,有效协作和沟通

每日站会

Scrum 团队每天都会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召开一场全员参加的每日站会,会议时长不超过15分钟。站会上,每位伙伴需回答三个问题:

我昨天完成了什么?

我今天要做什么?

我遇到了哪些困难?

每日站会的精髓即高效,虽然每位成员都会发言,但是并不会讨论具体的任务细节和解决方案,因此会议时间能有效控制在15分钟以内,且能达到非常突出的效果。

有效沟通:快速了解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展,保证信息沟通的一致性。

加速协作:当团队成员遇到困难,会后大家会一起出谋划策,群策群力解决难题,协作能力大大提升。

不止是开发团队,也许你和团队的小伙伴也可以尝试“每日站会”,效率提升不是梦!

白板便签面对面,沟通效果看得见

面对面沟通

白板+便签+面对面”几乎是每个敏捷团队都会采用的沟通方式。你可以专门访谈过敏捷教练和一些团队成员,答案肯定如出一辙。请细品以下小编与某同学的答记者问。

小编:为何我们的敏捷团队几乎都会采用“白板+便签+面对面”的沟通方式?

同学:因为这种沟通效率最高呀,而且管理任务特别方便。

小编:可是我们已经有电子系统了,可以在电脑上管理任务,为何要在便签纸上写任务再贴在白板上呢?

同学:因为电子系统里的东西太不透明了,每次聊一个任务时要找好久,且不方便大家交流。我们更喜欢白板这种“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一揽全局而且方便流程设计与优化。放在电脑里的信息叫“信息冰箱”,放在可视化板子上的叫“信息辐射源”。

小编:“方便流程设计与优化”是什么意思?

同学:比如在看板上,会很容易发现哪个价值流下的任务卡积攒得过多了,这里就是一个瓶颈,应该是某个流程出问题了,需要我们去探究原因,并针对具体问题具体优化流程。

时间盒内分秒争,一个迭代一提升

在Scrum里还有个概念叫“时间盒”,意思是scrum中所有的会议仪式,甚至一个迭代周期(又叫冲刺Sprint)都要在特定的时间内结束。如果时间到了,任务还没完成也要结束。这就意味着,在一个迭代周期的最后时刻,团队一定要交付一个可用的产品版本。这样做会有以下几个优点:

-让工作更加有节奏,流程更加清晰

-更加专注做高价值的任务

-更加珍惜时间,更加专注于当前的任务,保证质量

-每个迭代都交付一个版本,会快速拿到市场反馈从而及时纠偏,及时调整策略,降低风险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盒吧。毕竟deadline才是最高生产力-_-!

好了,以上3个practice先分享给大家,如果觉得有用,我们后续接着聊。

你可能感兴趣的:(来自Scrum Framework中的工作妙招,你也可以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