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物整理师》

我又熬夜了……

熬到了凌晨一点,为的是一口气读完这本《遗物整理师》。好似寂静的夜晚中读这本书, 才能更走近作者的心境。

我以为这本书里会充满着令人恐惧的画面,会让大晚上读这本书的我毛骨悚然,但是在作者真诚而细腻的语言中,满是对死者的敬畏,对亡者的致意。就如书中所说,死亡来过的地方,留下了故事,遗物是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告白。

这本书《遗物整理师》是金完作为一个遗物整理师的真实工作笔记,用细腻的笔触 描写了13个特殊现场清扫记录和11篇深度思考随笔。在整本书中,“孤独死“这个词,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孤独的人,死去了无人知晓,只留下遗物诉说着那个人平凡短暂的一生,每一个件物品都在诉说着死者的经历与他的喜好…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个死者,她是在死后三个月被发现的,屋子里被她打造成了完美密室,房间也整理得井井有条。她是在野炊时使用的火炉中,加入几块速燃煤后,点燃了火中毒而死。但是奇怪的是,她在自杀之前竟然进行了垃圾分类,也就是说她想要了结自己的生命,点燃了速燃煤,然后在煤烟中一点儿一点整理房间。很难想象她当时怀着怎样的心情,在生命最后的尽头去整理房间……

后来听认识他的人谈起,死去的她是一个特别善良的人。可是越善良的人对自己却不够善良。也许在生活中她受了太多的委屈,承受了太多悲伤,但是依然与人为善。她无法把心中的箭射向别人,最终把自己当成靶了,射向自己。正如书中所说“连自杀的工具都要做好分类整理,为什么她不能把这份善良留给自己呢?又或者正是这份善良,在不断地逼迫着女孩儿伤害自己?”

这个故事让人对这个女孩充满着想象,想象着她生活中的样子,想象着与她相处的朋友得知她的离去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我们一生中最忠诚的朋友就是自己。我们如果能用对待别人的态度对待我们自己,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安慰,也许这才是爱自己最好的方式。

在11篇随笔中,作者对自己的工作也有很多的思考。在我们的文化中,遗物整理师与入殓师相似,可能是一种晦气的职业。但是读完后,你才觉得这份工作既沉重而又有意义,甚至是一种高贵而令人尊敬的职业。跟随着作者的视线,我们虽不在场,却目睹了每个死亡背后的故事,感受到每一条生命在踏上死亡之路前的孤独与绝望,让我们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之余,也给人带来直面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项工作是完全充满乐趣的,也没有一项工作是完全让人觉得痛苦的。如果能够在工作中找到乐趣,找到意义,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人死后,万事皆空,而整理师在清理房间时,发现的不是关于这个人的过往,而是依然活着的人对你的心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遗物整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