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着熟悉的曲调 ······

2013-03-10 13:48:44|  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 订阅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凭着《国际歌》熟悉的曲调,给自己找到同志朋友”——记得是列宁说过的。小时候还当了真,幻想着出走到一个陌生城市,只要听到或唱起它就能够得到朋友的帮助。

       不久前的一天,我沿着后半山园出城墙门来到琵琶湖畔,绕行一圈后在路边长椅上小憩,享受着午后初春的暖阳。


       山坡上飘来一阵雄壮激昂的军乐声,熟悉的曲调立刻吸引了我,一下就辨出是“华沙工人歌”又名“华沙曲”。它在不同时期叫不同的歌名,我们学唱时叫“华沙革命歌”,是影片《马克辛青年时代》插曲。

       我不禁跟着哼唱起来:勇敢地举起我们的旗帜,不怕那风暴横扫大地,不怕那敌人强大的压力,命运绝不能摧毁我们的意志。前进吧,华沙!胜利地前进,作一次神圣的正义斗争!




        循声望去,景观亭里一中老年男子正专注地吹奏着,趁他一曲间歇的当儿,我上前与他攀谈起来。原来他是海院的子弟,父辈也是从军院衍生过去的,他也奇怪我这个年纪的人居然会唱这首歌。


       真是神奇啊···革命导师的话应验了!“华沙革命歌”、“国际歌”、“马赛曲”并称为世界三大革命歌曲,经久不衰,我就凭着它找到了朋友。


       他说现在的人已没了当年的革命精神,必须唤醒他们所以才吹这首曲子。

       我们又聊了许多军院、海院的故人旧事和他们那现已成为名人的后代们,像乔信明的儿子乔晓阳、乔泰阳,尹明亮的儿子尹卓,军事专家宋晓军和已是国防大学副教育长的于国华,以及马小先过早凋谢的女儿——健美教练马华等等···

       他还告诉我谢立全的儿子现在已是海院院长了,还聊到为纪念刘帅诞辰120周年由军院子弟们自发组织编辑出版的“军事学院在南京”画册。

       正是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父辈们组建了南京军事学院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铸就了它的鼎盛,随着它的撤销而开枝散叶遍布四面八方的后代子弟们依然续写着它的辉煌。

       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我们也意犹未尽地依依惜别,相约来日再叙,南京军事学院是我们这些子弟们永远不绝的话题···

阅读(1136)| 评论(24) | |删除 |推送 |置顶

你可能感兴趣的:(凭着熟悉的曲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