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

文章目录

  •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
    • 一.服务器硬件详解:
    • 二.RAID磁盘阵列详解:
      • 1.简述:
    • 三.阵列卡介绍与真机配置:
      • 1.阵列卡简介:
      • 2.构建硬RAID磁盘阵列过程解析(例):
    • 四.构建软RAID磁盘阵列步骤:
      • 1.安装mdadm
      • 2.准备用于RAID阵列的分区:
      • 3.创建RAID设备并建立文件系统:
      • 4.挂载并使用文件系统:
      • 5.模拟故障实现热替换:
      • 6.冷替换: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

一.服务器硬件详解:

品牌 型号
Dell 750/740/730
华为 ATAE3.0/RH228X/E3000

其他还有些,国际:HP/IBM 国内:浪潮,H3C,中兴,联想

规格 说明
nP P表示物理核心数即CPU数,n表示为CPU数量
nC C表示每个CPU上的内核数,n表示为内核数量
nG G表示内存,n为内存大小

注:CPU与内存黄金比例:1:2

计算型业务则可调增CPU数

缓存/内存型业务则可将重心放于内存大小

二.RAID磁盘阵列详解:

1.简述:

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中文简称: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RAID是把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RAID Levels)

常用的RAID级别:

RAID 0(条带化存储:N块硬盘并行组合成一个新的逻辑盘)

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只是单纯的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RAID 1(镜像存储:N(偶数)块硬盘组合成一组镜像,N/2容量)

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RAID 5

N(N>=3)块盘组成阵列,一份数据产生N-1个条带,同时还有1份校验数据,共N份数据在N块盘上循环均衡存储,N块盘同时读写,读性能很高,但由于有校验机制的问题,写性能相对不高(N-1)/N磁盘利用率,可靠性高,允许坏1块盘,不影响所有数据

RAID 6

N(N>=4)块盘组成阵列,(N-2)/N磁盘利用率,与RAID 5相比,RAID 6曾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相对于RAID 5有更大的“写损失”,因此写性能较差

RAID 1+0(先做镜象,再做条带)

N(偶数,N>=4)块盘两两镜像后,再组合成一个RAID o
N/2磁盘利用率
N/2块盘同时写入,N块盘同时读取,性能高,可靠性高

RAID 0+1(先做条带,再做镜象)

读写性能与RAID 10相同

安全性低于RAID 10

RAID级别 硬盘数量要求 利用率 是否有冗余能力 读写性能
RAID0 N N 单个硬盘的N倍
RAID1 N(偶数) N/2 有,允许一个设备故障 读性能提升,写性能没有提升
RAID5 N>=3 (N-1)/N 有,允许一个设备故障 需要多写一份纠删码,所以写性能相对RAID0会低
RAID6 N>=4 (N-2)/N 有,允许两个设备故障 需要多写两份纠删码,所以写性能相对RAID5更低
RAID1+0(RAID10) N>=4(偶数) N/2 有,允许不同组中各坏一个设备 读性能可提升N倍,写性能提升N/2倍

三.阵列卡介绍与真机配置:

1.阵列卡简介:

  • 阵列卡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
  • 通常是由I/O处理器、硬盘控制器、硬盘连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组件构成的
  • 不同的RAID卡支持的RAID功能不通(例如支持RAID0、RAID1、RAID5、RAID10)
  • RAID卡的接口类型(IDE接口、SCSI接口、SATA接口和SAS接口)

2.构建硬RAID磁盘阵列过程解析(例):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1张图片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2张图片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3张图片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4张图片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5张图片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6张图片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7张图片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8张图片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9张图片

四.构建软RAID磁盘阵列步骤:

1.安装mdadm

2.准备用于RAID阵列的分区:

例:

为Linux服务器添加4块SCSI硬盘,并使用fdisk工具各划分出一块2GB的分区,依次为/dev/sdb1、/dev/sdc1、/dev/sdd1、/dev/sde1

将其类型ID更改为“fd”,对应为"Linux raidautodetect",表示支持用于RAID磁盘阵列

方法一:

fdisk /dev/sdb

fdisk /dev/sdc

fdisk /dev/sdd

fdisk /dev/sde

方法二:(只有<-e>才能识别\n即确认回车)

echo -e 'n\n\n\n\n\nt\nfd\nw\n' | fdisk /dev/sdb

echo -e 'n\n\n\n\n\nt\nfd\nw\n' | fdisk /dev/sdc

echo -e 'n\n\n\n\n\nt\nfd\nw\n' | fdisk /dev/sdd

echo -e 'n\n\n\n\n\nt\nfd\nw\n' | fdisk /dev/sde

3.创建RAID设备并建立文件系统:

mdadm -C -v /dev/md0 [-a yes] -l5 -n3 /dev/sd[bcd]1 -x1 /dev/sde1

字段 解析
-C 表示新建
-v 显示创建过程中的详细信息
/dev/md0 创建 RAID 的名称,“md0”可自定义
-a yes –auto,表示如果有什么设备文件没有存在的话就自动创建,因默认可省略
-l 指定 RAID 的级别,创建 RAID5则用l5表示
-n 指定使用几块硬盘创建 RAID,n3 表示使用 3 块硬盘创建 RAID
/dev/sd[bcd]1 指定使用这3块磁盘分区去创建 RAID
-x 指定使用几块硬盘做RAID的热备用盘,x1表示保留1块空闲的硬盘作备用
/dev/sde1 指定用作于备用的磁盘

cat /proc/mdstat #查看创建进度

注:若不想一直重复查看可:(例)

watch -n 3 'cat /proc/mdstat'   #每三秒监听一次进度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10张图片

mdadm -D /dev/md5 #查看md5创建情况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11张图片

例:mdadm -E /dev/sdb1 #查看sdb1有无做过RAID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12张图片

4.挂载并使用文件系统:

mkfs -t xfs /dev/md5或mkfs.xfs /dev/md5 #注:格式化后才能挂载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13张图片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14张图片

若想永久挂载可:vim /etc/fstab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15张图片

5.模拟故障实现热替换:

mdadm /dev/md5 -f /dev/sdb1 #模拟sdb1出现故障

mdadm -D /dev/md5 #查看发现热备盘sde1已顶替sdb1工作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16张图片

mdadm /dev/md5 -r /dev/sdb1 #移除已出现故障的sdb1

mdadm /dev/md5 -a /dev/sdb1 #添加修复好的sdb1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17张图片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18张图片

6.冷替换:

vim /etc/mdadm.conf #修改此配置文件

进入文件后输入:

DEVICE /dev/sdb1 /dev/sdc1 /dev/sdd1 /dev/sde1 #DEVICE跟所有用到的设备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服务器硬件及RAID配置实战_第1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服务器,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