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3经验总结

why-what-how

帮助更规范的了解清楚项目执行的每个环节的工作,依据现有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加以实践应用到项目开发管理流程中,使项目开发流程拥有更好的结果,可控。

1.背景及问题

只要有人、需要在一定周期内,做成某件事,这就涉及到项目管理的问题。

管理者往往期待将一定的工作量,以最低的人力成本,最少的时间,通过最合理的安排,更低成本,更快响应,更高质量的面向客户,抢占市场。

然而在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

1.对于客户而言:需求无法快速得到响应,交付的产品的质量不达标准,功能不足或是交互体验极差。

2.对于高层领导而言:投入了大量资源在优先级不明的项目上,投入产出比低。当前往往面临着开发周期慢、产品质量无法保证、资源浪费严重、团队间摩擦冲突比较多的事情。

3.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在经过多轮与研发负责人的评审、与研发测试同事的评审后,开始确定了产品当前版本的开发计划和开发周期,项目过程中,开发经常延期,也无法理解清楚当前的需求,造成了需求的多次返工,初期测试同事也没参与进来,不清楚产品变更后的需求如何,无法书写测试用例。

4.对于开发而言:产品经理最开始出的原型考虑得不全面,很多内容的缺失;研发中途参与的会议讨论很多,但每次东西也基本没记住,过程中,不断进行变更,但是并未形成一个最终的文档,无参考性资料;

5.对于测试而言:在开发阶段,测试通常没有参与进去,测试用例的编写往往是根据产品的第一版需求编写,在产品不断变更需求后,测试也无参照标准;只能来回往返的不断问,测试用例的编写未进行评审,有时写的测试用例,不一定表达了产品的真实需求。

2.解决方案

2.1.项目立项

2.2.项目计划

2.3.需求

2.4.开发

2.5.测试

2.6.质量管理

2.7.项目总结

3.优势价值

4.可借鉴的点

产品经理一是需要在基础技能方面需要掌握:需求挖掘、功能策划、产品规划、交互体验、项目管理、懂BOSS;二是需要在核心技能上:懂业务、懂行业、懂场景、懂商业、懂数据、懂市场、懂商务、懂运营推广。

由于公司没有专职的项目经理人员,产品经理往往需要更多的承担起项目经理的责任,并且认真对待,将其当作自己的本质工作来看待,从全局做好项目计划,从细节点把握每个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功能。

4.1.项目

4.1.1.项目计划

1.详尽的列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每个细节功能点的实现,以及准确的时间评估

2.提前预估项目中的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

3.提前列出项目组成员信息,当遇到问题时,方便研发测试及时的找到相关端的对接人

4.1.2.项目监控

1.需要以准确的数据来度量当前任务的完成情况,更精确的把控当前项目的执行情况

4.2.产品

4.2.1.需求调研阶段

1.需要每周维护好需求池,需要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

2.需要对竞争对手的市场、产品定位、产品设计做定期的分析,为接下来的产品设计工作,打好基础

4.2.2.产品规划阶段

1.明确当前产品版本的主要开发功能,排出优先级为P1的,并且绝对不可能被删减的5项,作为产品当前版本的核心竞争力推出

2.讲出每个大的功能点的用户故事,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使用,解决了他的什么问题

3.脑海中要思考,细节功能点的实现方式,这个过程极其需要前一阶段的配合,需要在做竞品分析时,就对竞品的框架层、表现层进行深入的分析

4.2.3.产品设计阶段

1.收集整理大量产品设计素材,每一个细节的产品设计点都是从用户行为习惯角度出发,而此项任务最快的做法就是,不断的快速参考其他产品的优秀设计,这个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入优秀产品的体验分析

2.先梳理清晰逻辑框架结构,保证大功能点和小功能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保障变化发生时的联动性

3.梳理每个页面的流程图,保障在用户正常使用场景下,业务流程能够跑通,锻炼产品逻辑能力

4.交互原型输出,从用户场景-功能逻辑-功能描述-功能流程-操作的描述-字段的描述,尽可能让研发测试通过看文字流程图,就可以明白每个地方的操作是什么,有何需要注意的地方

4.2.4.需求变更

1.发生需求变更,及时同步需求变更的情况,让项目组的同事都知情,在产品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全面,避免发生需求变更,或是研发要求变更需求时,能够更有说服力的说服研发为什么要采用当前这种方案,而不是其他方案

4.3.研发

1.保障达到提测标准后再发布,而不是在产品的要求下提测

2.及时爆出影响研发的风险

4.4.测试

1.进行测试用例的评审,梳理测试的逻辑,避免错误的测试bug的提出

2.提供给研发冒烟用例,对上游提出要求,并且在上游符合测试标准时再开始测试

3.及时爆出影响测试的风险

你可能感兴趣的:(CMMI3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