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学习总结

1,码元(一个表示数据的最小单位),数据帧,比特,字节的差别

码元是数据的载体,一般表示通信中承载数字比特位的信号。打个比方,如果一个灯泡有二个状态,代表1和0,那这个灯泡就是一个码元,携带1个BIT的信息。但如果你一个灯泡可以发红光绿光,那红光开,红光关,绿光开,绿光关,可以表示4个状态,就说这个码元(灯泡)带有2BIT的信息。
比特:二进制中的1位。
字节:8个比特=1字节。
帧:网络传输中,链路层(这个请自己查)传递的基本数据单元,每次链路层发数据的时候,是以帧为单位发出去的,接收方接收的时候,也是以帧为单位收的,这个类似于包裹,若干个比特用一定的规则组成这个包裹(帧),以这个为基本单位发给对方(不能切成更小的)。

2,误码率

误码率的定义:接收到的错误比特与总发送比特之比。

误块率的定义:错误块与总发送数据块之比。CRC检验错误即是错误块。

1、误比特率(BER)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比特被传错的概率
2、误码率Pe是在数据传输系统中码元被传错的概率
3、误帧率(FER)是数据传输过程中帧传错的概率
4、误块率(BLER)传输块经过CRC校验后的错误概率
这四个值都是统计值,即是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的统计平均值有上行和下行之分,可以从一些设备的计数器统计指标中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3,bps/Bps/pps/Pps的区别整理:

在计算机科学中,bit是表示信息的最小单位,叫做二进制位;一般用0和1表示。Byte叫做字节,由8个位(8bit)组成一个字节(1Byte),用于表示计算机中的一个字符。bit(比特)与Byte(字节)之间可以进行换算,其换算关系为:1Byte=8bit(或简写为:1B=8b);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用简称,即1bit简写为1b(注意是小写英文字母b),1Byte简写为1B(注意是大写英文字母B)。

在计算机网络或者是网络运营商中,一般,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或b/s)表示;bps表示比特每秒即表示每秒钟传输多少位信息,是bit per second的缩写。在实际所说的1M带宽的意思是1Mbps(是兆比特每秒Mbps不是兆字节每秒MBps)。

建议用户记住以下换算公式:

1B=8b 1B/s=8b/s(或1Bps=8bps)

1KB=1024B 1KB/s=1024B/s

1MB=1024KB 1MB/s=1024KB/s

一般来说二层能力用bps,三层能力用pps,支持第三层交换的设备,厂家会分别提供第二层转发速率和第三层转发速率。

PPS的计算方法:每秒传输的数据包个数

具体的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会在每个包的前面加上64个(前导符)preamble也就是一个64个字节的数据包,

原本只有512个bit,但在传输过程中实际上会有512+64+96=672bit,也就是这时一个数据包的长度实际上是有672bit的千兆端口线速包转发率=1000Mbps/672=1.488095Mpps,约等于1.4881Mpps,百兆除于10为0.14881Mpps

那么以后很简单了,其实直接用设备参数中的pps数值乘以672那么就转化成我们比较能理解的大众化的bps概念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交换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