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机工具流

这也是一篇旧文,更新的最后时间至少是一年前,凑个字数,搬过来。

有了博客之后,总想着能经常更新一下,虽然其实也只有我自己看,仅仅把它作为一个记录的工具。想来想去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好,于是就记录一下我使用手机的一些习惯。

自从用上iPhone之后,我彻底改变了对智能手机的认识,在iPhone之前我用黑莓,更多的只是折腾主题,并没有从工具的角度有过更深的考量。用上iOS系统之后,得益于它强大的生态圈,的确是学会了不少东西,我已经完全离不开iOS生态圈了,有些app是iOS独占的,并且我为了使用都是付过费的,所以更要好好善加利用。我的dock栏目前是outlook、kindle和calendars 5。还用过很长一段时间的things和due,但是我是很喜欢折腾app的,最近开始用calendars 5替代了things和due。这一类基本是我的日程管理和提醒软件的全部了。

首屏还有telegram、QQ和微信,这三个是资讯的主要来源。telegram我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并不用它来交流,但是我觉得已经很好用了。接收到的有价值的信息,我都放入稍后读pocket里,但是必须承认,我的稍后读最近变成了不怎么读,只是把资讯储存在里面,基本没读。但是我还是觉得稍后读对我来说必不可少,至少一些看上去比较有价值的信息以后知道去哪里找,不过如果我能高效利用pocket,及时把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写作内容那就更好了!

阅读的主要来源除了pocket之外,还有kindle,最近通过易读订阅了财新周刊,需要时时关注一下。顺道提一嘴,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我已经读得非常非常少了,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我估计不止我自己,应该有不少人都是这样的,有没有可能有传播学上的解释?!信息来源其实还有微博、Twitter、flipboard和澎湃新闻,哦,还有即刻,不过我一直觉得新闻类的信息比较碎片化,所以尽量克制在这些信息上耗费的时间。

近来发现走在路上以及一些独处的时间,比如洗澡,可以听一些东西,于是我选择了喜马拉雅和樊登读书会,用前者听明朝那些事儿,快听完了,感觉还不错。樊登读书会是双11看了米娘的推荐入的,觉得还不错,最近听得比较多的是育儿的一些书,虽然可能观点不如自己看书来得全面准确,但实在是没有时间再读这类书籍了,所以就用听的办法吧,我买了两年的会员,所以其实还可以听好长的时间!

输出这一部分主要是两个,一个是格志日记,大概是2015年底开始用的,中间也有过断续,但是基本算是坚持日记的习惯了。另一个是前几天才开的wordpress,我会把一些不是特别隐私的内容放在这里面,用另一种方式督促自己写写写。写作工具目前是用的MWeb,用了几天,非常顺手,刚刚发现一个问题,我的罗技蓝牙键盘有点问题,有时会自动输入一个符号,然后这个符号在mweb里自动输入多行之后,mweb就没有响应了,汗!其他的app似乎没有专门介绍的必要,也就是记账的、购物的、各银行的,等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手机工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