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基础概念




注意:链路和Internet: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1张图片

联通、移动就是ISP(了解):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2张图片
RFC(Request For Comments,请求评论):互联网标准文档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3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4张图片
重要: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5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6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7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8张图片
了解: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9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10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11张图片
接入网既不属于互联网核心部分,也不属于互联网边缘部分。
接入网是用户端系统到互联网的第一个路由器之间的一种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12张图片

基本计算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13张图片
注意区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14张图片
(1)发送时延:网卡(发送器)将第一个bit发送开始,最后一个bit发送结束。
(2)传播时延:第一个bit传播开始,第一个bit到达结束。
(3)处理时延: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4)排队时延:结点缓存队列中分组排队所经历的时延。排队时延的长短往往取决于网络中当时的通信量。

总时延=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15张图片

概念辨析

  1. 宽带(最高数据率):表示信道将bit流转换为信道信号的能力!(理想情况下的最高数据率)
    比如:1Kb/s 表示此宽带每秒能将1000个bit转换为信道信号
    数据传输速率(数据率):是现实中真实的“宽带”(数据传输速率 <= 宽带)
  2.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x 宽带 :充满整个传播链路的bit数
  3. 往返时延RTT(Round-Trip Time): 等于两倍的传播时延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16张图片

注:首部这些就不算是有效数据
信道吞吐量 = 信道的利用率×发送方的发送速率

网络体系

网络协议(network protocol),简称为协议,就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17张图片
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18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19张图片

编码解码、调制解调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20张图片

局域网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21张图片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22张图片

网卡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23张图片

集线器与交换机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_第2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网络,网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