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基础理论体系学习8-什么是验收测试?验收测试的内容是什么?过程是什么?有什么测试策略?

8-什么是验收测试?验收测试的内容是什么?过程是什么?有什么测试策略?

  • 1 验收测试的主要内容
    • 1.1 简介和说明
    • 1.2 验收测试的目的
    • 1.3 验收测试的任务
    • 1.4 验收测试主要内容
      • 1.4.1 验收测试标准
      • 1.4.2 配置复审
      • 1.4.3 α、β测试
  • 2 验收测试的过程
    • 2.1 软件需求分析
    • 2.2 编制《验收测试计划》和《项目验收准则》
    • 2.3 测试设计和测试用例设计
    • 2.4 测试环境搭建
    • 2.5 测试实施
    • 2.6 测试结果分析
    • 2.7 测试报告
    • 2.8 验收测试过程流程图
    • 2.9 验收测试步骤
      • 2.9.1 验收测试业务恰谈
      • 2.9.2 签订测试合同
      • 2.9.3 开发方提交测试样品及相关资料
      • 2.9.4 开发方提交测试样品及相关资料
      • 2.9.5 编制测试计划并通过评审
      • 2.9.6 进行项目相关知识培训
      • 2.9.7 测试设计
      • 2.9.8 方案评审
      • 2.9.9 实施测试
      • 2.9.10 编制验收测试报告并组织评审
      • 2.9.11 提交验收测试报告
  • 3 验收测试的常用策略
    • 3.1 正式验收测试
      • 3.1.1 正式验收测试的两种方式
      • 3.1.2 正式验收测试形式的优点
      • 3.1.3 正式验收测试形式的缺点
    • 3.2 非正式验收或 α 测试
      • 3.2.1 非正式验收或 α 测试的优点
      • 3.2.2 非正式验收或 α 测试的缺点
    • 3.3 β 测试
      • 3.3.1 β 测试的优点
      • 3.3.2 β 测试的缺点

1 验收测试的主要内容

1.1 简介和说明

  • 验收测试是部署软件之前的最后一个测试操作。通过综合测试之后,软件已完全组装起来,接口方面的错误也已排除,软件测试的最后一步——验收测试即可开始。
  • 验收测试应检查软件能否按合同要求进行工作,即是否满足软件合同中的确认标准。

1.2 验收测试的目的

验收测试是部署软件之前的最后一个测试操作。验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准备就绪,并且可以让最终用户将其用于执行软件的既定功能和任务。

1.3 验收测试的任务

验收测试是向未来的用户表明系统能够像预定要求那样工作。也就是验证软件的有效性。验收测试的任务,即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如同用户所合理期待的那样。

1.4 验收测试主要内容

验收测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4.1 验收测试标准

  • 实现软件确认要通过一系列墨盒测试。
  • 验收测试同样需要制订测试计划和过程。

测试计划应规定测试的种类和测试进度,测试过程则定义一些特殊的测试用例,旨在说明软件与需求是否一致。无是计划还是过程,都应该着重考虑软件是否满足合同规定的所有功能和性能,文档资料是否完整、准确人机界面和其他方面(例如,可移植性、兼容性、错误恢复能力和可维护性等)是否令用户满意。

  • 验收测试的结果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功能和性能指标满足软件需求说明的要求,用户可以接受;
另一种是软件不满足软件需求说明的要求,用户无法接受。项目进行到这个阶段才发现严重错误和偏差一般很难在预定的工期内改正,因此必须与用户协商,寻求一个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1.4.2 配置复审

验收测试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配置复审。复审的目的在于保证软件配置齐全、分类有序,并且包括软件维护所必须的细节。

1.4.3 α、β测试

  • 软件是否真正满足最终用户的要求,应由用户进行一系列“验收测试”。
  • 验收测试既可以是非正式的测试,也可以有计划、有系统的测试。有时,验收测试长达数周甚至数月,不断暴露错误,导致开发延期。
  • 一个软件产品,可能拥有众多用户,不可能由每个用户验收,此时多采用称为α、β测试的过程,以期发现那些似乎只有最终用户才能发现的问题。
  • α测试是指软件开发公司组织内部人员模拟各类用户行对即将面市软件产品(称为α版本)进行测试,试图发现错误并修正。
  • α测试的关键在于尽可能逼真地模拟实际运行环境和用户对软件产品的操作并尽最大努力涵盖所有可能的 用户操作方式。
  • 经过α测试调整的软件产品称为β版本。紧随其后的β测试是指软件开发公司组织各方面的典型用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β版本,并要求用户报告异常情况、提出批评意见。
  • 然后软件开发公司再对β版本进行改错和完善。 一般包括功能度、安全可靠性、易用性、可扩充性、兼容性、效率、资源占用率、用户文档八个方面。

2 验收测试的过程

验收测试也是由一系列活动组成,因此如果清楚的了解到验收测试过程,验收测试才能够顺利的开展。

2.1 软件需求分析

了解软件功能和性能要求、软硬件环境要求等,并特别要了解软件的质量要求和验收要求。

2.2 编制《验收测试计划》和《项目验收准则》

根据软件需求和验收要求编制测试计划,制定需测试的测试项,制定测试策略及验收通过准则,并经过客户参与的计划评审。

2.3 测试设计和测试用例设计

根据《验收测试计划》和《项目验收准则》编制测试用例,并经过评审。

2.4 测试环境搭建

建立测试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等。(可在委托客户提供的环境中进行测试)

2.5 测试实施

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2.6 测试结果分析

根据验收通过准则分析测试结果,作出验收是否通过及测试评价。

2.7 测试报告

根据测试结果编制缺陷报告和验收测试报告,并提交给客户。

2.8 验收测试过程流程图

软件测试基础理论体系学习8-什么是验收测试?验收测试的内容是什么?过程是什么?有什么测试策略?_第1张图片

2.9 验收测试步骤

2.9.1 验收测试业务恰谈

  • 双方就测试项目及合同进行洽谈

2.9.2 签订测试合同

2.9.3 开发方提交测试样品及相关资料

开发方需提交的文档有:

  • 基本文档:(验收测试必需的文档),用户手册,安装手册,操作手册,维护手册,软件开发合同,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设计说明,软件样品(可刻录在光盘)
  • 特殊文档:(根据测试内容不同,委托方所需提交下列相应的文档),软件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测试记录,软件产品源代码。

2.9.4 开发方提交测试样品及相关资料

2.9.5 编制测试计划并通过评审

2.9.6 进行项目相关知识培训

2.9.7 测试设计

  • 评测中心编制测试方案和设计测试用例集。

2.9.8 方案评审

  • 评测中心测试组成员、委托方代表一起对测试方案进行评审。

2.9.9 实施测试

  • 评测中心对测试方案进行整改,并实施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每日提交测试事件报告给委托方。

2.9.10 编制验收测试报告并组织评审

  • 评测中心编制验收测试报告,并组织内部评审。

2.9.11 提交验收测试报告

  • 评测中心提交验收测试报告。

3 验收测试的常用策略

在进行验收测试的时候,有一些策略可以被使用。选择的策略通常建立在合同需求、组织和公司标准以及应用领域的基础上。

3.1 正式验收测试

正式验收测试是一项管理严格的过程,它通常是系统测试的延续。计划和设计这些测试的周密和详细程度不亚于系统测试。选择的测试用例应该是系统测试中所执行测试用例的子集。

3.1.1 正式验收测试的两种方式

  • 在某些组织中,开发组织(或其独立的测试小组)与最终用户组织的代表一起执行验收测试。
  • 在其他组织中,验收测试则完全由最终用户组织执行,或者由最终用户组织选择人员组成一个客观公正的小组来执行。

3.1.2 正式验收测试形式的优点

  • 要测试的功能和特性都是已知的。
  • 测试的细节是已知的并且可以对其进行评测。
  • 这种测试可以自动执行,支持回归测试。
  • 可以对测试过程进行评测和监测。
  • 可接受性标准是已知的。

3.1.3 正式验收测试形式的缺点

  • 要求大量的资源和计划。
  • 这些测试可能是系统测试的再次实施。
  • 可能无法发现软件中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缺陷,这是因为您只查找预期要发现的缺陷。

3.2 非正式验收或 α 测试

在非正式验收测试中,执行测试过程的限定不像正式验收测试中那样严格。在此测试中,确定并记录要研究的功能和业务任务,但没有可以遵循的特定测试用例。测试内容由各测试员决定。这种验收测试方法不象正式验收测试那样组织有序,而且更为主观。大多数情况下,非正式验收测试是由最终用户组织执行的。

3.2.1 非正式验收或 α 测试的优点

  • 要测试的功能和特性都是已知的。
  • 可以对测试过程进行评测和监测。
  • 可接受性标准是已知的。
  • 与正式验收测试相比,可以发现更多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缺陷。

3.2.2 非正式验收或 α 测试的缺点

  • 要求资源、计划和管理资源。
  • 无法控制所使用的测试用例。
  • 最终用户可能沿用系统工作的方式,并可能无法发现缺陷。
  • 最终用户可能专注于比较新系统与遗留系统,而不是专注于查找缺陷。
  • 用于验收测试的资源不受项目的控制,并且可能受到压缩。

3.3 β 测试

在上述三种验收测试策略中, β 测试需要的控制是最少的。
在β测试中,采用的细节多少、数据和方法完全由各测试员决定。各测试员负责创建自己的环境、选择数据,并决定要研究的功能、特性或任务。
各测试员负责确定自己对于系统当前状态的接受标准。
β测试由最终用户实施,通常开发(或其他非最终用户)组织对其的管理很少或不进行管理。β测试是所有验收测试策略中最主观的。

3.3.1 β 测试的优点

  • 测试由最终用户实施。
  • 大量的潜在测试资源。
  • 提高客户对参与人员的满意程度。
  • 与正式或非正式验收测试相比,可以发现更多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缺陷。

3.3.2 β 测试的缺点

  • 未对所有功能和/或特性进行测试。
  • 测试流程难以评测。
  • 最终用户可能沿用系统工作的方式,并可能没有发现或没有报告缺陷。
  • 最终用户可能专注于比较新系统与遗留系统,而不是专注于查找缺陷。
  • 用于验收测试的资源不受项目的控制,并且可能受到压缩。
  • 可接受性标准是未知的。
  • 需要更多辅助性资源来管理β 测试员。

【特别说明】:知识来源于网络、各种资料、书本、网站等,本文仅用于学习使用,不做他用,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博主删除,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软件测试基础,学习,测试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