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CE8 资料整理(目录)

RHCE8 资料整理(目录)

    • 第一篇 基本配置
    • 第二篇 用户及权限管理
    • 第三篇 网络相关配置
    • 第四篇 存储管理
    • 第五篇 系统管理
    • 第 六 篇 软件管理
    • 第 七 篇 安全管理
    • 第 八 篇 容器管理
    • 第 九 篇 自动化管理工具ansible的使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篇 基本配置

入口

第1章 安装RHEL8
第2章 基本命令的使用
    2.1 终端设置
    2.2 输入命令的语法
    2.3 介绍shell
    2.4 用户切换
第3章 了解linux分区及常用命令
    3.1 路径
    3.2 创建和删除目录
    3.3 cd
    3.4 拷贝和剪切
    3.5 常见命令归纳
        file
        wc
        touch
        ln
        alias/unalias
        cat/tac/nl
        more/less
        head/tail
        ls
        date
        hwclock
    3.6 重定向
    3.7 管道
第4章 获取帮助
    4.1 whatis
    4.2 --help 选项
    4.3 man
第5章 vim辑器
第6章 归档与压缩
    6.1 归档
    6.2 压缩
第7章 服务管理
    7.1 管理服务当前状态
    7.2 管理服务开机自动启动
    7.3 判断服务名是什么

第二篇 用户及权限管理

入口

第8章 用户管理
    8.1 基本概念
    8.2 管理用户
        8.2.1 创建用户
        8.2.2 修改用户属性
    8.3 用户的密码策略
    8.4 用户授权
    8.5 重置root密码
第9章 权限管理
    9.1 所有者和所属组
    9.2 查看及修改权限
    9.3 数字权限
    9.4 默认权限
    9.5 特殊权限
    9.6 隐藏权限
第10章 ACL权限
    10.1 ACL介绍及基本用法
    10.2 ACL的mask权限
    10.3 设置默认权限

第三篇 网络相关配置

入口

第11章 网络配置
    11.1 网络基础知识
    11.2 查看网络信息
    11.3 图形化界面修改
    11.4 通过配置文件修改
    11.5 命令行管理
    11.6 主机名的设置
第12章 ssh
    12.1 ssh基本用法
    12.2 打开远程图形化界面
    12.3 ssh无密码登录
    12.4 ssh安全设置
    12.5 ssh限制用户
    12.6 ssh其他设置
    12.7 Windows 远程登录linux服务器
    12.8 远程拷贝

第四篇 存储管理

入口

第13章 硬盘管理
    13.1 对磁盘进行分区
    13.2 交换分区(swap分区)
第14章 文件系统
    14.1 了解文件系统
    14.2 了解硬链接
    14.3 创建文件系统
    14.4 挂载文件系统
    14.5 设置永久挂载
    14.6 查找文件
    14.7 find的用法
第15章 逻辑卷管理
    15.1 了解逻辑卷
    15.2 创建逻辑卷
第16章 虚拟数据优化器VDO
    16.1 了解什么是VDO
    16.2 配置VDO
    16.3 测试VDO
第17章 访问NFS存储及自动挂载
    17.1 访问NFS存储
    17.2 自动挂载

第五篇 系统管理

入口

第18章 进程管理
    18.1 进程介绍
    18.2 查看进程
    18.3 向进程发送信号
    18.4 进程优先级
第19章 日志
    19.1 rsyslog的配置
    19.2 查看日志
第20章 网络时间服务器
    20.1 时间同步必要性
    20.2 配置时间服务器
    20.3 配置客户端
第21章 计划任务
    21.1 at
    21.2 crontab
    21.3 anacron

入口

第 22 章 用bash写脚本
    22.1 通配符
    22.2 变量
        22.2.1 本地变量
        22.2.2 环境变量
        22.2.3 位置变量和预定义变量
    22.3 返回值
    22.4 数值运算
    22.5 比较、对比和判断
    22.6 if判断语句
    22.7 for循环语句
    22.8 while循环语句

第 六 篇 软件管理

入口

第 23 章 用rpm管理软件
    23.1 rpm查询
    23.2 rpm卸载
    23.3 软件包升级
    23.4 rpm验证
第 24 章 用yum/dnf管理软件包
    24.1 yum架构介绍
    24.2 用光盘搭建yum源
    24.3 创建私有仓库
    24.4 yum客户端配置
    24.5 yum基本使用
        24.5.1 查询
        24.5.2 安装与卸载
        24.5.3 下载
        24.5.4 查询缺失命令
    24.6 组的使用
    24.7 使用第三方yum源

第 七 篇 安全管理

入口

第 25 章 防火墙
    25.1 了解firewalld
    25.2 firewalld的基本配置
    25.3 配置firewalld的规则
        25.3.1 icmp-blocks
        25.3.2 services
        25.3.3 ports
    25.4 富规则
第 26 章 SELinux介绍
    26.1 了解上下文
    26.2 端口上下文
    26.3 了解SELinux的布尔值
    26.4 了解SELinux的模式

第 八 篇 容器管理

入口

第 27 章 使用podman管理容器
    27.1 安装及配置podman
    27.2 镜像管理
        27.2.1 镜像的命名
        27.2.2 对镜像重新做标签
        27.2.3 删除镜像
        27.2.4 查看镜像的层结构
        27.2.5 导出和导入镜像
    27.3 创建容器
        27.3.1 创建容器
        27.3.2 容器的生命周期
        27.3.3 创建临时容器
        27.3.4 指定容器中运行的命令
        27.3.5 创建容器时使用变量
    27.3.6 把容器的端口映射到物理机上
    27.4 实战练习
    27.5 管理容器的命令
        27.5.1 在容器中执行指定的命令
        27.5.2 物理机和容器互相拷贝文件
        27.5.3 关闭、启动和重启容器
        27.5.4 查看容器中的输出
        27.5.5 数据卷的使用
    27.6 使用普通用户对容器进行管理

第 九 篇 自动化管理工具ansible的使用

入口

第 28 章 ansible的使用
    28.1 安装ansible
    28.2 编写ansible.cfg和清单文件
    28.3 ansible的基本用法
第 29 章 常用模块的使用(一)
    29.1 shell模块
    29.2 文件管理的file模块
    29.3 copy和fetch模式
    29.4 yum_repository模块
    29.5 使用yum模块管理软件
    29.6 使用 service 模块管理服务

入口

第 29 章 常用模块的使用(二)
    29.7 使用 parted 模块对硬盘进行分区
    29.8 使用 filesystem 模块格式化
    29.9 使用 mount 模块挂载文件系统
    29.10 使用 lvg 模块对卷组进行管理
    29.11 使用 lvol 模块管理逻辑卷
    29.12 使用 firewalld 模块管理防火墙
    29.13 替换模块 replace
    29.14 替换模块 lineinfile
    29.15 打印模块 debug
    29.16 使用 script 模块再远端执行脚本
    29.17 使用 group 模块对组进行管理
    29.18 使用 user 模块对用户进行管理
    29.19 使用 get_url 模块下载文件
    29.20 使用 setup 模块获取被管理服务器信息

入口

第 30 章 playbook的使用
    30.1 playbook 的写法
    30.2 错误处理
        30.2.1 ignore_errors
        30.2.2 fail 语句

入口

第 31 章 变量的使用(一)
    31.1 手动定义变量
    31.2 变量文件
    31.3 字典变量
    31.4 列表变量
    31.5 数字变量的运算
    31.6 注册变量
    31.7 facts变量

入口

第 31 章 变量的使用(二)
    31.8 内置变量 groups
    31.9 内置变量 hostvars
    31.10 内置变量 inventory_hostname
    31.11 变量过滤器
        31.11.1 数字类型
        31.11.2 列表
        31.11.3 设置变量默认值default
        31.11.4 字符串相关
        31.11.5 加密相关

入口

第 32 章 控制语句
    32.1 判断语句 when
        32.1.1 when 判断中>、<、!=和==的使用
        32.1.2 when 判断中 in的用法
        32.1.3 when 判断中 is的用法
    32.2 判断语句 block-rescue
    32.3 循环语句

入口

第 33 章 jinja2模板的使用
    31.1 if 判断
    33.2 for循环
    33.3 handlers

入口

第 34 章 角色
    34.2 创建一个角色
    34.3 使用角色
    34.4 系统自带的角色
    34.5 修改端口上下文
    34.6 使用ansible Galaxy
    35.1 对整个脚本进行加密
    35.2 查看文件内容
    35.3 运行playbook
    35.4 对脚本进行解密
    35.5 使用密码文件
    35.6 对单个字符串进行加密

你可能感兴趣的:(#,bash,shell整理,linux,b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