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复制集架构

目录

复制集架构

复制集优点

复制集模式

复制集搭建

复制集常用命令

复制集增删节点 

复制集选举

复制集同步

oplog分析

什么是oplog

查看oplog 

 oplog大小


复制集架构

Mongodb复制集架构_第1张图片

复制集优点

  • 数据复制: 数据在Primary节点上进行写入,然后异步地复制到Secondary节点,确保数据冗余和高可用性。复制是通过Oplog(操作日志)来完成的,Secondary节点通过Oplog来复制Primary节点的操作。
  • 读写分离: 应用程序可以将读操作分发给Secondary节点,实现读写分离,从而提高读取性能。
  • 故障自动转移: 当Primary节点不可用时,复制集会自动选择一个Secondary节点升级为Primary节点,以保持服务的可用性。

复制集模式

1. PSS模式(推荐)

PSS模式由一个主节点和两个备节点所组成,Primary+Secondary+Secondary。

Mongodb复制集架构_第2张图片

此模式提供数据集的两个完整副本,如果主节点不可用,则新选举出备节点作为主节点并继续正常操作。旧的主节点在可用时重新加入复制集。

2. PSA

PSA模式由一个主节点、一个备节点和一个仲裁者节点组成,即Primary+Secondary+Arbiter

Mongodb复制集架构_第3张图片

Arbiter节点不存储数据副本,也不提供业务的读写操作。Arbiter节点发生故障不影响业务,仅影响选举投票。此模式仅提供数据的一个完整副本,如果主节点不可用,则复制集将选择备节点作为主节点。

复制集搭建

1. 下载mongo安装包, 解压

wget https://fastdl.mongodb.org/linux/mongodb-linux-x86_64-rhel70-6.0.5.tgz
tar -zxvf mongodb-linux-x86_64-rhel70-6.0.5.tgz

2. 分别建db1,db2,db3三个目录, 存放conf配置文件以及数据, 编辑配置文件, 三个文件夹下面分别修改path,dbPath,port

vim ../data/db1/mongod.conf
systemLog:
  destination: file
  path: /home/kk/local/mongodb-linux-x86_64-rhel70-6.0.5/data/db1/mongod.log # log path
  logAppend: true
storage:   
  dbPath: /home/kk/local/mongodb-linux-x86_64-rhel70-6.0.5/data/db1 # data directory      
net:
  bindIp: 0.0.0.0
  port: 28017 # port
replication:
  replSetName: rs0  
processManagement:
  fork: true

3. 配置mongo环境变量, 方便后面启动

export PATH=/home/kk/local/mongodb-linux-x86_64-rhel70-6.0.5/bin:$PATH

4. 启动三个mongo实例

mongod -f ./data/db1/mongod.conf 
mongod -f ./data/db2/mongod.conf 
mongod -f ./data/db3/mongod.conf 

5. 下载mongosh连接客户端

wget https://downloads.mongodb.com/compass/mongodb-mongosh-1.8.0.x86_64.rpm
yum install -y mongodb-mongosh-1.8.0.x86_64.rpm

6. 用mongosh连接, 并初始化复制集

# 连接客户端
mongosh --port 28017
# 初始化复制集
rs.initiate({
    _id: "rs0",
    members: [{
        _id: 0,
        host: "192.168.6.128:28017"
    },{
        _id: 1,
        host: "192.168.6.128:28018"
    },{
        _id: 2,
        host: "192.168.6.128:28019"
    }]
})

7. 验证集群状态, rs.status()

Mongodb复制集架构_第4张图片

复制集常用命令

# 客户端执行
rs.help()

Mongodb复制集架构_第5张图片

命令

描述

rs.add()

为复制集新增节点

rs.addArb()

为复制集新增一个 arbiter

rs.conf()

返回复制集配置信息

rs.freeze()

防止当前节点在一段时间内选举成为主节点

rs.help()

返回 replica set 的命令帮助

rs.initiate()

初始化一个新的复制集

rs.printReplicationInfo()

以主节点的视角返回复制的状态报告

rs.printSecondaryReplicationInfo()

以从节点的视角返回复制状态报告

rs.reconfig()

通过重新应用复制集配置来为复制集更新配置

rs.remove()

从复制集中移除一个节点

rs.secondaryOk()

为当前的连接设置 从节点可读

rs.status()

返回复制集状态信息。

rs.stepDown()  

让当前的 primary 变为从节点并触发 election

rs.syncFrom()

设置复制集节点从哪个节点处同步数据,将会覆盖默认选取逻辑

复制集增删节点 

1. 通过remove删除节点

# 1. 进入要删除的节点, 关闭该实例
db.shutdownServer()
# 2.连接主节点,执行remove
rs.remove("ip:port")

2. 通过reconfig, 修改节点

cfg = rs.conf()
cfg.members[0].host = "ip:port"
rs.reconfig(cfg)

复制集选举

MongoDB的复制集选举使用Raft算法(Raft Consensus Algorithm)来实现,选举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大多数投票节点存活。

另外,MongoDB对raft协议添加了一些自己的扩展:

  • 支持chainingAllowed链式复制,即备节点不只是从主节点上同步数据,还可以选择一个离自己最近(心跳延时最小)的节点来复制数据。
  • 增加了预投票阶段,即preVote,这主要是用来避免网络分区时产生Term(任期)值激增的问题
  • 支持投票优先级,如果备节点发现自己的优先级比主节点高,则会主动发起投票并尝试成为新的主节点。

当复制集内存活的成员数量不足大多数时,整个复制集将无法选举出主节点,此时无法提供写服务,这些节点都将处于只读状态。此外,如果希望避免平票结果的产生,最好使用奇数个节点成员。在MongoDB复制集的实现中,对于平票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 为选举定时器增加少量的随机时间偏差,这样避免各个节点在同一时刻发起选举,提高成功率。
  • 使用仲裁者角色,该角色不做数据复制,也不承担读写业务,仅仅用来投票。

复制集同步

Mongodb复制集架构_第6张图片

在复制集架构中,主节点与备节点之间是通过oplog来同步数据的,oplog是local库的一个集合,当主节点上的一个写操作完成后,会向oplog集合写入一条对应的日志,而从节点通过这个oplog不断拉取到新的日志,在本地进行回放以达到数据同步的目的。 

oplog分析

什么是oplog

  • MongoDB oplog 是 Local 库下的一个集合,用来保存写操作所产生的增量日志(类似于 MySQL 中 的 Binlog)。
  • 它是一个 Capped Collection(固定集合),即超出配置的最大值后,会自动删除最老的历史数据,MongoDB 针对 oplog 的删除有特殊优化,以提升删除效率。
  • 主节点产生新的 oplog数据,从节点通过复制 oplog 来保证和主节点的状态一致

查看oplog 

Mongodb复制集架构_第7张图片

ts: 操作时间,当前timestamp + 计数器,计数器每秒都被重置

v:oplog版本信息

op:操作类型:

i:插⼊操作

u:更新操作

d:删除操作

c:执行命令(如createDatabase,dropDatabase)

n:空操作,特殊用途

ns:操作针对的集合

o:操作内容

o2:操作查询条件,仅update操作包含该字段

 oplog大小

oplog如果设置太小, 主从同步延迟严重时, 容易覆盖老的oplog, 造成数据丢失, 所以通常需要修改默认的oplog大小(默认90M)

# oplog大小修改为60g  
db.adminCommand({replSetResizeOplog: 1, size: 60000})
# 查看oplog大小
db.oplog.rs.stats().maxSize

Mongodb复制集架构_第8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mongo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