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领域数据治理可参考的相关领域分类

现阶段,民航领域从航空公司到机场,再到其他各类型的企事业单位,都在轰轰烈烈开展数据治理工作。那么,民航领域数据治理到底怎么做,相关路径参考,经思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民航领域数据治理可参考的相关领域分类_第1张图片

  1. 建数据基础制度:加快研究建设民航大数据中心,围绕民航行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等环节,构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机制,推动民航大数据实现高效流通、共享和交换,为民航大数据建设发展提供数据共享平台。
  2. 打造行业数据基础底座:按照“大平台共享、大系统共治、大数据慧治”的思路,推进民航智慧监管服务平台项目建设,打通行业监管信息和数据“壁垒”,提高信息传递、数据调用的及时性、准确性、高效性,为民航大数据建设发展提供项目示范。
  3. 凝聚行业内外力量:加强宣贯,扩大共识,引导行业内外各主体主动谋划,积极参与,大胆探索,营造“共商共建共享共治共惠”发展氛围,为民航大数据建设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基础。
  4. 推动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扎实推动数据治理各项工作开展。例如,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通过数字化转型“1364”规划和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将数据治理作为数字化转型一项重要落实举措和基础保障。
  5. 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设立数据管理职能和部门,统筹推进公司层面数据治理工作,在搭建顶层设计、完善治理体系、建立规章制度、强化技术支撑、打造典型案例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6. 关注数据质量和标准:针对数据质量不高、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需要通过数据清洗、整合、标准化等措施提高数据质量,同时推动行业内外相关主体共同制定和完善数据标准。
  7.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在数据治理过程中,需要重视数据安全保护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8. 促进数据应用创新:鼓励和支持行业内外相关主体在数据应用方面的创新探索,推动数据驱动的业务模式创新和管理决策优化。

民航领域数据治理可参考的相关领域分类_第2张图片

在民航领域数据治理中,相关数据的分类,可参考以下进行:

一级类别 (域)

二级类别 (主题)

宏观调控域

行业发展、法律法规、经济运行、投资建设、生产统计、 价格管理、节能减排、行业财经信息等

安全监管域

航空安全、风险评估、适航审定、监管执法、行政相对人、人员资质、培训考试、航医航卫、应急处置等

市场管理域

行政审批、航权、航线航班、航班时刻、机票分销、货单 销售等

航空安全保卫域

安防监控、周界安防、安全检查、人员信息、安保案事件、飞行中安保等

生产运行域

航空器、预先飞行计划、协同决策、运行控制、航班运行、飞行训练、机务维修、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

航空服务域

旅客服务、货运服务、通用航空 (含无人机)服务等

机场工程域

基础设施、专用设备、专业工程等

空中交通管理域

空域规划、通信导航监视、流量管理、气象服务、航空情 报、运行监控 (含飞行动态)、空管专业设备等

其他域

其他

以上表格,来自2023年10月民航局印发的 《民航领域数据 分类分级办法》内容。

民航领域数据治理可参考的相关领域分类_第3张图片

各企事业单位,可参照以上分类,制定自己的分类体系和标准,并进行更细致的数据治理工作。

民航领域数据治理可参考的相关领域分类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场信息化,民航数据治理,数据分类,数据治理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