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树协议--MSTP

MSTP
RSTP在STP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实现了网络拓扑快速收敛。但由于局域网内所有的VLAN共享一棵生成树,因此被阻塞后链路将不承载任何流量,无法在VLAN间实现数据流量的负载均衡,从而造成带宽浪费。
为了弥补STP和RSTP的缺陷,IEEE于2002年发布的802.1s标准定义了MSTP。MSTP兼容STP和RSTP,既可以快速收敛,又提供了数据转发的多个冗余路径,在数据转发过程中实现VLAN数据的负载均衡。
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介绍MSTP的优势、原理,以及配置方法:.MSTP的基本原理、
MSTP的基本配置与验证

  1. 单生成树的弊端:STP/RSTP的缺陷1∶部分VLAN路径不通。STP/RSTP的缺陷2∶无法实现流量分担。STP/RSTP的缺陷3∶次优二层路径。

  2. MSTP–多生成树协议:一个交换机可以跑多个生成树,为了区分,每个生成树叫做一个MSTI(多生成树实例),每个MSTI都使用单独的RSTP算法,计算单独的生成树。
    若干个VLAN可以映射到同一课生成树,但每个VLAN只能在一棵生成树里。每个MSTI ( MST Instance )都有一个标识(MSTID ) ,MSTID是一个两字节的整数。VRP平台支持16个MST Instance ,MSTID取值范围是0~15,默认所有VLAN映射到MST Instance 0。
    MSTP兼容STP和RSTP,既可以快速收敛,又提供了数据转发的各个冗余路径,在数据转发过程中实现VLAN数据的负载均衡。

  3. MSTP的配置
    生成树协议--MSTP_第1张图片
    生成树协议--MSTP_第2张图片生成树协议--MSTP_第3张图片生成树协议--MSTP_第4张图片生成树协议--MSTP_第5张图片生成树协议--MSTP_第6张图片
    4. 关于MSTP的描述,错误的是(A)。
    A.一个MST域内只能有一个生成树实例。
    B.每个生成树实例使用独立的RSTP算法。
    C. MSTP兼容于STP。
    D.一个MSTI可以与一个或多个VLAN对应。

  4. 所有生成树的弊端(无法解决)∶
    1、生成树收敛慢;RSTP也有30S的收敛时间(第一次初始化以及根变更其余的1S内)
    2、无法实现单树的ECMP(负载均衡)
    3、拓扑变更会导致网络动荡

改进思路——不用生成树:
1、链路聚合
2、堆叠与虚拟化
3、trill协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局域网,路由器交换技术,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