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多线程的四种方式:Handler、AsyncTask、ThreadPoolExector、IntentService

1.Handler(适用于多个异步任务的更新UI)

        采用生产者-消费者模型,Handler就是生产者,通过他可以生产需要执行的任务,Looper就是消费者,不断从MessageQueue中取出message进行消费。

     异步通信机制,将工作线程中需更新UI的操作信息 传递到 UI主线程,从而实现 工作线程对UI的更新处理,最终实现异步消息的处理。Handler不仅仅能将子线程的数据传递给主线程,它能实现任意两个线程的数据传递。

(1)Message

    Message 可以在线程之间传递消息。可以在它的内部携带少量数据,用于在不同线程之间进行数据交换。除了 what 字段,还可以使用 arg1 和 arg2 来携带整型数据,使用 obj 来携带 Object 数据。

(2) Handler

    Handler 作为处理中心,用于发送(sendMessage 系列方法)与处理消息(handleMessage 方法)。

(3) MessageQueue

    MessageQueue 用于存放所有通过 Handler 发送的消息。这部分消息会一直存放在消息队列中,直到被处理。每个线程中只会有一个 MessageQueue 对象

(4) Looper

    Looper 用于管理 MessageQueue 队列,Looper对象通过loop()方法开启了一个死循环——for (;;){},不断地从looper内的MessageQueue中取出Message,并传递到 Handler 的 handleMessage() 方法中。每个线程中只会有一个 Looper 对象。

1.1 入队过程

(1)Handler对外提供了两种方式,post和sendMessage以及这两种方法对应的Delayed方法,

无论是post还是sendMessage都会调用sendMessageDelayed

而post是通过getPostMessage(r)将Runnable包装成一个Message对象

这个包装出来的 Message 将 callback 设置为了对应的 Runnable。

public final boolean post(@NonNull Runnable r) {
   return  sendMessageDelayed(getPostMessage(r), 0);
}

public final boolean sendMessage(@NonNull Message msg) {
    return sendMessageDelayed(msg, 0);
}

private static Message getPostMessage(Runnable r) {
    Message m = Message.obtain();
    m.callback = r;
    return m;
}

 (2)sendMessageDelayed中,调用sendMessageAtTime

根据的时间是:

SystemClock.uptimeMillis() + delayMillis

指系统从开机到现在的时间,是一个相对时间。

public final boolean sendMessageDelayed(Message msg, long delayMillis)
{
    if (delayMillis < 0) {
        delayMillis = 0;
    }
    return sendMessageAtTime(msg, SystemClock.uptimeMillis() + delayMillis);
}
public boolean sendMessageAtTime(Message msg, long uptimeMillis) {
    MessageQueue queue = mQueue;
    if (queue == null) {
        RuntimeException e = new RuntimeException(
                this + " sendMessageAtTime() called with no mQueue");
        Log.w("Looper", e.getMessage(), e);
        return false;
    }
    return enqueueMessage(queue, msg, uptimeMillis);
}

private boolean enqueueMessage(MessageQueue queue, Message msg, long uptimeMillis) {
    msg.target = this;
    if (mAsynchronous) {
        msg.setAsynchronous(true);
    }
    return queue.enqueueMessage(msg, uptimeMillis);
}

(3)通过mQueue(mQueue 是在Handler构造函数中通过looper拿到的,mQueue = looper.mQueue;)拿到MessageQueue对象,然后调用enqueueMessage。

最后实际上是调用到了 MessageQueue 的 enqueueMessage 方法将这个消息传

入了 MessageQueue。

(4)以单链表的结构将Message入队

boolean enqueueMessage(Message msg, long when) {

        ......

        synchronized (this) {
            
            ......

            if (p == null || when == 0 || when < p.when) {
                // New head, wake up the event queue if blocked.
                msg.next = p;
                mMessages = msg;
                needWake = mBlocked;
            } else {
                
                ......

                
            }

            // We can assume mPtr != 0 because mQuitting is false.
            if (needWake) {
                nativeWake(mPtr);
            }
        }
        return true;
    }

 1.2 出队

使用空的 for 循环不断消费消息,通过Message的target发送到正确的线程和Handler

Message next() {
    ......
    for (;;) {
       ......

       nativePollOnce(ptr, nextPollTimeoutMillis);

       synchronized (this) {
           // Got a message.
           mBlocked = false;
           if (prevMsg != null) {
               prevMsg.next = msg.next;
            } else {
               mMessages = msg.next;
            }
            msg.next = null;
            if (DEBUG) Log.v(TAG, "Returning message: " + msg);
            msg.markInUse();
            return msg;
        }
        ......
    }
      
}

 1.3 Looper休眠机制

Looper不会一直消耗系统资,当Looper的MessageQueue中没有消息时,或者定时消息没到执行时间时,当前持有Looper的线程就会进入阻塞状态。

阻塞实现

在消息出队的时候——enqueueMessage

Binder.flushPendingCommands();——进入阻塞之前跟内核线程发送消息,防止长时间持有某个对象

nativePollOnce(ptr, nextPollTimeoutMillis);——阻塞当前线程,进入休眠

唤醒:

在消息入队的时候——next

nativeWake(mPtr)——唤醒线程

1.4 两个子线程使用Handler通信

在UI线程创建的Handler默认可以使用looper,不需要调用Looper.parper。

两个子线程通信步骤:

1.在子线程A手动开启Looper.prepare()

2.在子线程A创建Handler

3.在子线程A手动开启循环Looper.loop()

4.在另一个线程使用这个Handler对象发送消息

Thread threadA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Looper.prepare();
        testHandler = new TestHandler(MainActivity.this);
        Looper.loop();
      }
});
threadA.start();

Thread threadB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Message message = new Message();
        message.what = HANDLER_MESSAGE_TYPE1;
        message.obj = "hello";
        testHandler.sendMessage(message);
        }
});
threadB.start();

/**
 * 静态内部类Handler
 */
private static class TestHandler extends Handler {
    private final WeakReference mActivity;

    public TestHandler(MainActivity activity) {
        this.mActivity = new WeakReference<>(activity);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NonNull Message msg) {
        MainActivity activity = mActivity.get();
        if (activity!=null) {
            switch (msg.what) {
                case HANDLER_MESSAGE_TYPE1:
                    Toast.makeText(activity, msg.obj.toString(), Toast.LENGTH_SHORT).show();
                    break;
                default:
                    break;
            }
        }
    }
}

2.AsyncTask(适用于单个异步任务的处理)

    AsyncTask 是一种轻量级的任务异步类,可以在后台子线程执行任务,且将执行进度及执行结果传递给 UI 线程。

(1)onPreExecute()

    在 UI 线程上工作,在任务执行 doInBackground() 之前调用。此步骤通常用于设置任务,例如在用户界面中显示进度条。

(2)doInBackground(Params... params)

    在子线程中工作,在 onPreExecute() 方法结束后执行,这一步被用于在后台执行长时间的任务,Params 参数通过 execute(Params) 方法被传递到此方法中。任务执行结束后,将结果传递给 onPostExecute(Result) 方法,同时我们可以通过 publishProgress(Progress) 方法,将执行进度发送给 onProgressUpdate(Progress) 方法。

(3)onProgressUpdate(Progress... values)

    在 UI 线程上工作,会在 doInBackground() 中调用 publishProgress(Progress) 方法后执行,此方法用于在后台计算仍在执行时(也就是 doInBackgound() 还在执行时)将计算执行进度通过 UI 显示出来。例如,可以通过动画进度条或显示文本字段中的日志,从而方便用户知道后台任务执行的进度。

(4)onPostExecute(Result result)

    在 UI 线程上工作,在任务执行完毕(即 doInBackground(Result) 执行完毕)并将执行结果传过来的时候工作。

使用规则:

(1)AsyncTask 是个抽象类,所以要创建它的子类实现抽象方法

(1)AsyncTask 类必须是在 UI 线程中被加载,但在Android 4.1(API 16)开始,就能被自动加载完成。

(2)AsyncTask 类的实例对象必须在 UI 线程中被创建。

(3)execute() 方法必须是在 UI 线程中被调用。

(4)不要手动调用方法 onPreExecute()、onPostExecute()、doInBackground()、onProgressUpdate()

(5)任务只能执行一次(如果尝试第二次执行,将抛出异常)。即一个AsyncTask对象只能调用一次execute()方法。

原理:

          其源码中原理还是 Thread 与 Handler 的实现,其包含 两个线程池,一个 Handler,如下所示:

名称

类型

作用

SERIAL_EXECUTOR

线程池

分发任务,串行分发,一次只分发一个任务

THREAD_POOL_EXECUTOR

线程池

执行任务,并行执行,执行的任务由 SERIAL_EXECUTOR 分发

InternalHandler

Handler

负责子线程与主线程的沟通,通知主线程做 UI 工作

Android多线程的四种方式:Handler、AsyncTask、ThreadPoolExector、IntentService_第1张图片

3.ThreadPoolExector(适用于批处理任务)

    一方面减少了每个并行任务独自建立线程的开销,另一方面可以管理多个并发线程的公共资源,从而提高了多线程的效率。所以ThreadPoolExecutor比较适合一组任务的执行。Executors利用工厂模式对ThreadPoolExecutor进行了封装。

Executors提供了四种创建ExecutorService的方法,他们的使用场景如下:

1.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定长的线程池,每提交一个任务就创建一个线程,直到达到池的最大长度,这时线程池会保持长度不再变化。

当线程处于空闲状态时,它们并不会被回收,除非线程池被关闭。当所有的线程都处于活动状态时,新任务都会处于等待状态,直到有线程空闲出来。

只有核心线程并且不会被回收,能够更加快速的响应外界的请求。

2.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可缓存的线程池,如果当前线程池的长度超过了处理的需要时,它可以灵活的回收空闲的线程,当需要增加时,它可以灵活的添加新的线程,而不会对池的长度作任何限制

    线程数量不定的线程池,只有非核心线程,最大线程数为 Integer.MAX_VALUE。当线程池中的线程都处于活动状态时,线程池会创建新的线程来处理新任务,否则利用空闲的线程来处理新任务。线程池中的空闲线程具有超时机制,为 60s。

    任务队列相当于一个空集合,导致任何任务都会立即被执行,适合执行大量耗时较少的任务。当整个线程池都处于限制状态时,线程池中的线程都会超时而被停止。

3.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

    创建一个定长的线程池,而且支持定时的以及周期性的任务执行,类似于Timer。

    非核心线程数没有限制,并且非核心线程闲置的时候立即回收,主要用于执行定时任务和具有固定周期的重复任务。

4.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创建一个单线程化的executor,它只创建唯一的worker线程来执行任务

    只有一个核心线程,保证所有的任务都在一个线程中顺序执行,意义在于不需要处理线程同步的问题。

4. IntentService(适用于一个可以处理异步任务的简单Service)

    一般用于执行后台耗时任务,当任务执行完成会自动停止;同时由于它是一个服务,优先级要远远高于线程,更不容易被系统杀死,因此比较适合执行一些高优先级的后台任务。

    使用步骤:创建IntentService的子类,重写onHandleIntent方法,在onHandleIntent中执行耗时任务

    原理:在源码实现上,IntentService封装了HandlerThread和Handler。onHandleIntent方法结束后会调用IntentService的stopSelf(int startId)方法尝试停止服务。

    IntentService的内部是通过消息的方式请求HandlerThread执行任务,HandlerThread内部又是一种使用Handler的Thread,这就意味着IntentService和Looper一样是顺序执行后台任务的

(HandlerThread:封装了Handler + ThreadHandlerThread适合在有需要一个工作线程(非UI线程)+任务的等待队列的形式,优点是不会有堵塞,减少了对性能的消耗,缺点是不能同时进行多个任务的处理,需要等待进行处理。处理效率低,可以当成一个轻量级的线程池来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Android,android,前端,面试,多线程,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