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存储服务ip-san搭建

SAN的定义

SAN是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络)的简写,早期的san采用的是光纤通道技术,后期当iscsi协议出现以后,为了区分两者,就划分了IP SAN和FC SAN。FC SAN由于其昂贵的价格让许多企业退避三舍,IP SAN作为一个很好的代替产品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现在大部分存储设备提供支持基于TOE技术的接口,可以在硬件基础上处理TCP/IP协议。这意味着ISCSI设备可以处理速度已接近GigE、约100MB/秒的数据传输速率来处理I/O进程,其速率可与FC SAN的相比

IP-SAN的操作概要

IP SAN的操作流程大体如下:
initiator作为服务器端去使用远程target上的一个lun(逻辑单元号),一个target即一个主机,一个主机上可以共享多个硬盘给initiator使用,我们把每一个硬盘叫做一个lun。为了使用iscsi协议,initiator上要封装scsi driven,iscsi driven和tcp/ip的报文通过网络发送给target上,target以此扯掉这些报文,发现对方发送的scsi协议,进而交给本地的硬盘驱动处理。所以target上不用必须装scsi的硬盘,像传统的sata盘都可以在这个架构中使用。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就像在使用本地的客户端一样,方便简单。

搭建ip-san

需要一个服务端和一个客户端
配置服务端
(1)设置主机名,安装target服务
(2)新建存储分区
(3)创建存储对象
(4)创建iqn共享名
(5)创建acl指定访问iscsi可访问的客户端
(6)创建逻辑访问单元
(7)创建portals监控的IP
(8)开放防火墙服务端口
配置客户端
(1)安装iscsi服务
(2)配置客户端的iqn
(3)发现服务端
(4)连接服务端
(5)查看磁盘信息表
(6)分区并创建挂载目录挂载
(7)查看验证

配置服务端

IPSAN 是C/S模式 服务端口3260

[root@node01 ~]# yum -y install scsi-target-utils  
[root@node01 ~]# ll /etc/tgt/targets.conf          
-rw------- 1 root root 6945 Sep  4  2013 /etc/tgt/targets.conf
[root@node01 ~]# service tgtd restart          
Stopping SCSI target daemon: not running                   [FAILED]
Starting SCSI target daemon:                               [  OK  ]
[root@node01 ~]# chkconfig tgtd on
[root@node01 ~]# netstat -antup |grep 3260     
tcp        0      0 0.0.0.0:3260                0.0.0.0:*                   LISTEN      1125/tgtd           
tcp        0      0 :::3260                     :::*                        LISTEN      1125/tgtd           

新建存储分区,在这里我们通过在vmvare新增加一个块10G大小的磁盘 /dev/sdb,重启服务器

[root@node01 ~]# fdisk -l |grep "Disk"
Disk /dev/sda: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4a1ec
Disk /dev/sdb: 10.7 GB, 1073741

你可能感兴趣的:(ip-san储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