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是什么?

营销圈的“造神”运动从未停止,各类方法论背后都有个大神,大神每一句话都被放到不同公司营销PPT上,一时间策划公司都变得雷同,仔细搜索“营销策划”关键词,会发现营销公司网站越来越雷同,仿佛都是“华与华”的网站模板,哈哈,今天在公司网站有感,怪不得环时互动、天与空索性不做网站;

接触越多营销理论,反而越来越迷茫,或许正如爱因斯坦所讲:“解决问题肯定不是从现有问题角度粗发”,真正想解决对营销的困惑,最后还是从营销基石出发,每到深夜,都在问自己营销到底是什么?

回到基础研究后,发现营销基石就是需求,所谓营销活动无非是强化认知需求,购买需求,传递需求,最后管理需求;无论是叶大师的冲突理论,核心观点也是围绕消费者的“冲突”发现需求,解决需求,甚至能制造需求;以特劳特为首定位派,通过定位去强化用户购买需求;以华与华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更是在消费者有需求时,第一时间让品牌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既然大家都是围绕需求粗发,为啥要搞出这么多理论,让初学者迷糊,总希望有一天,营销就像医院一样,按照自检清单就能够找到自己的毛病;刚入行总喜欢看大师作品,看得多也以为自己是大师,这种错局千万要记住,看大师可以,但千万不能被带歪,学习营销就从用户需求着手。

既然营销的本质就是洞察用户需求,强化用户需求的过程,那我们再往里挖一层,需求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叶老师给出的解释是“冲突”,左脑和右脑之间的博弈,比如左脑告诫自己减肥,今天不能吃巧克力,右脑告诉自己巧克力的美味,两者形成冲突,冲突就产生;李叫兽给出“缺乏感-目标物-购买力”,即消费者在产生与现实之间的缺乏感,然后看到目标产品,自身也拥有一定购买力;

总结一句话需求就是“解决内心本能冲动一种解决方案”,本能冲动就是围绕七种欲望展开“性欲、懒惰、贪婪、美食、傲慢、妒忌和愤怒””,本能大家都明白,但切记你要围绕本能提出自身解决方案,当你的解决方案越高效、越符合用户认知、消费者付出成本最低时,你的产品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如围绕性欲的产品有各类药酒、保健酒、社交类软件、如陌陌,以及微信的摇一摇等;

如围绕懒惰的有电梯、出行的产品,如高铁、外卖、洗碗机、洗衣机等各类产品等;

如围绕贪婪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品牌升级,各类珠宝、微信红包等;

当你的需求能够满足一种或两种人性底层需求时,会爆发出巨大的市场,比如饿了吗,美团外面,即满足人性懒惰同时又满足美食的需求;

所以在做营销的过程中,首先要思考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那一层本质需求,然后用产品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然后抢占消费者第一品牌的认知,当消费者有某种需求时,第一时间想到你。

切记,用户的需求也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借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当功能需求满足后,消费者会追求更高品质的产品,比如啤酒行业经过几十年发展后,精酿啤酒品类产生,新的需求产生。

关于营销本质不仅通过人性角度,我们还可以从心理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来思考,多维度思考真正理解什么是营销?什么是商业?切记被中国“大师”裹挟前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营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