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笔记】IP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

系列文章目录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什么是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
数据交换之电路交换
数据交换之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 vs 电路交换
计算机网络性能(1)——速率、带宽、延迟
计算机网络性能(2)——时延带宽积、丢包率、吞吐量/率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念
OSI参考模型基本概念
OSI参考模型中非端-端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功能介绍
OSI参考模型中端-端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功能介绍
TCP/IP参考模型基本概念,包括五层参考模型
网络应用的体系结构
网络应用进程通信
网络应用对传输服务的需求
Web应用之HTTP协议(涉及HTTP连接类型和HTTP消息格式)
Cookie技术
Web缓存/代理服务器技术
传输层服务概述、传输层 vs. 网络层
传输层——多路复用和多路分用
传输层——UDP简介
传输层——可靠数据传输原理之Rdt协议
传输层——可靠数据传输之流水线机制与滑动窗口协议
传输层——TCP特点与段结构
传输层——TCP的可靠数据传输
TCP连接管理(图解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传输层——拥塞控制原理与解决方法
TCP的拥塞控制机制
网络层服务与核心功能
网络层服务模型——虚电路网络
网络层服务模型——数据报网络
Internet网络的网络层——IP协议之IP数据报的结构
IP分片
IP编址与有类IP地址


  • 系列文章目录
  •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
  • 子网掩码的应用


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

IP地址:

  • 网络号(NetID) – 高位比特
  • 子网号(SubID) – 原网络主机号部分比特
  • 主机号(HostID) – 低位比特

【计算机网络笔记】IP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_第1张图片

【计算机网络笔记】IP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_第2张图片

如何确定是否划分了子网?利用多少位划分子网?用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形如IP地址,是32位二进制数,通常也是形如IP地址来表达。它的取值是:对应网络号、子网号全部取1,对应主机号全部取0。

A网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B网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0.0;C网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借用3比特划分子网的B网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24.0。

因此子网地址+子网掩码能够准确确定子网大小。

例如:将子网201.2.3.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划分为等长的4个子网:

【计算机网络笔记】IP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_第3张图片

这四个子网划分之后,通常通过路由器将它们互连在一起。当路由器接收到一个IP分组的时候,就可以把它转发到某个特定的子网上去,而不是到全网。


子网掩码的应用

将IP分组的目的IP地址与子网掩码按位与运算, 提取子网地址。

例如:目的IP地址:172.32.1.112,子网掩码:255.255.254.0。

【计算机网络笔记】IP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_第4张图片

  • 子网地址:172.32.0.0(子网掩码:255.255.254.0)

  • 地址范围:172.32.0.0~172.32.1.255

  • 可分配地址范围:172.32.0.1~172.32.1.254

  • 广播地址:172.32.1.255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笔记,tcp/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