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左彤焦点解决初级第20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第446天2021年4月22日,累积约练36次、咨8】

今天一位家长在群里是了这样一件事,原文如下:我家今天单位里又犯大错误了。有一个部门报了一个项目预算要42万。他网上找了一家公司,按同样要求报给这家公司,人家报价只要25万。他在开会的时候当场说这件事。你想想看,那个报预算的部门的领导颜面何在?还不要把他恨死。这样把人家都得罪光了,迟早得走人哦。

用SFBT的理念来重新建构和解读

看到孩子的难得

1、孩子愿意把单位的事情和家长交流,说明亲子关系不错,在家长面前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感。

2、不怕得罪人,说明有勇气、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比那些压抑、隐忍着不敢表达,把自己憋出内伤的要好得多。

3、重新找了公司报价,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正义感。

家长可以和孩子聊的角度

1、对这件事你是怎么考虑的?怎么看得罪人这件事?

2、如果你是那个报预算的人,被别人当面提出不同意见,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3、那个当下对方的反应如何,你看到对方的反应,你的感受又如何?

家长可以思考的角度

1、似乎在得罪人这件事上孩子不是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了。不过,看起来他的这个得罪人并没有像我担心的那样让他失去工作,老板还在他离职后还再次把他请回来,这是否和他不怕得罪人的做事风格是否有些相关性呢?

2、孩子不怕得罪人,他潜意识里的需求是什么?他一定也是在这样的行为上有所获益的,才会一直这样做。人的本能是会做为自己好的事,在你的世界里觉得不对头,但在他的世界里他有他的道理。试着从另外的方面去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或许宁愿得罪人也要表达自我的现象会有所改变。

3、如果以更加正向的眼光去对得罪人做解读,可能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呢?

4、出于帮助孩子的急切心情,我们往往会急于告诉孩子一个方法,更多注重头脑层面的东西,而忽略了感受层面,多问问孩子的想法、感受,比我们直接告诉他一个结论或许要更好一些。经自己思考说出来的话,比别人直接告诉的印象更深刻。

以上更多只是我单方面在这件事上的一些重新建构,如果和家长就这一话题直接聊聊,一定会发现更多的面向,但这样的解读也是一个锻炼自己重新建构能力的方式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原焦点团队左彤焦点解决初级第20期学员坚持原创分享第446天2021年4月22日,累积约练36次、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