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前世今生之在大学的那些日子

目录

第一部分      谁也不是生下来就是程序员

第一章    上大学前的生活

第二章    在大学的那些日子

第三章    在部队里的事

第二部分      我选择了程序员,程序选择了我

第四章    从听说编程到初次接触编程

第五章    自学编程的那些艰苦卓绝日子

第六章    边实习边给人打下手的委屈生活

第七章    独当一面的美滋滋日子

第八章    第一次为涨工资跳槽

第九章    程序人生的高光时刻

第十章    第一次职业倦怠期和迷茫期

第十一章       第二次跳槽

第十二章       再一次职业倦怠和思考

第三部分      改变

第十三章     卖鞋(赔)

第十四章     卖酒精(赚)

第十五章     卖宠物用品(刚开始)

尾声

 

     第一部分   谁也不是生下来就是程序员

 

     第二章         在大学的那些日子

我是比较独立的,中学六年都是在县城上的学,每学期开学的时候我都是自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带着行李去学校的,有很多的同学都是父母送来的,更有甚者是全家出动。我住校的,一周回去一次,再到后面就是一个月回去一次的那种。

 

去大学报到的那天,我也是一个人带着行李去的学校,我家在河南的最南边,学校在河南的最北边。我之前去过郑州几次,而这次是我单独行动去的最远的地方。男孩子从小就要独立,有自己的想法,这是老爸对我说的。

 

第一次一个人,真真正正的一个人离家了,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有些兴奋,有些失落,大学校园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新”,新鲜的事,新鲜的人,新的起点。又有很多新的想法,新的期望。记得开学没多久大家都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思想法设法的进入学生会,当时学生会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纽带,一方面连接着学生,一方面连接着学校老师,有同学说进入学生会可以有更多的便利,有更多的接触社会的机会,听的最多的就是大学是个小社会,学生会的锻炼可以让自己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大社会。社会对学生来说,既新鲜,又恐怖,每个大学生都怕自己在社会上混不好,因为家长总是告诫我们社会不好混,所有我们一开始就带着畏惧的心理去接触社会,探索社会。今天我才知道社会不是让你去适应的,甚至都不给你机会让你适应,直接把你修理的服服帖帖,也许你还不知道啥原因?

 

上大学前讲的都是班集体,到了大学才认识到班集体不是那么集体了,都是以宿舍为单位展开行动的。正常的来说都是一个班或者一个系的同学分配到一个宿舍的,当然也有个例,比如我们宿舍,我们宿舍中出现了两个“叛徒”,两个建筑系的小伙伴。后来才知道,这个宿舍本来是安排给老师的,因为某些原因我们被混编成了“合成宿舍”,再在后面发现了一个小秘密,这件房间是不断电的,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用大功率的电器,这一重大发现导致后面的“宿舍火锅”加啤酒及每人3000字的检查和电器全部没收。电器最后学校归还了,让带回家。

 

因为是我路程比较远的原因吧,我不喜欢迟到,至今也不喜欢迟到,一般都是我等别人。我要早早的启程,我是我们宿舍第二个到达的。周口的一个哥们可能是和我想的一样且路比较顺畅结果比我早到些,商丘的、焦作的、信阳的陆续抵达,最后一个下午了还不见身影,直到我们去食堂吃完饭回来人家才悠悠晃晃的过来,一打听这家伙是新乡的,家人开车送过来也就两个小时的路程。羡慕中不免一阵唏嘘,接下来互相了解寒暄。那一年是2010年,距今整整十年了,当时的画面还是有些记忆的。学校的宿舍在我们到校时还没有联网,我当时用的诺基亚。一切不利的因素也是有利的因素,由于宿舍的无聊,周口君提议晚上去网吧,原来早到的他已经把周边环境勘察过了,这可是我们宿舍的第一次集体行动呀,呵呵,我们的第一次集体全票通过,前半场激动而斗志昂扬,下半场晕头巴脑,不知道又是谁的提议,回去睡觉吧?!大家伙人人附和,战场转移到了宿舍,回去的路上我看外面的天已经是鱼肚的白,微微的亮。

 

这是第一次的集体行动,也是比较奇葩和有点搞笑的,所以至今还是记忆深刻。

 

大学的学习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宿舍、小教室、阶梯教室、食堂、图书馆,这大概就是整个大学生活的一个浓缩。统一而又发散,每个人大概都在这么一个圈子内,每个人大概又都不在这个圈子内,思想是活跃的,每个人都是忙碌的,每个人都是有计划的,有想法的。大学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这里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方向性,有的人计划着回去继承家里的房地产生意;有的人已经默默的在努力进入父亲所在的单位(法院)做准备;有的人希望能有更高的眼界更好的学识到更好的大学继续深造。学习的任务是繁重的,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越来越多的,美好的期待和愿景也是越来越明了的,越来越有信心了。学习之中也是有很多乐趣的,图书馆里面就有不少呢。我们院是机械工程系和汽车工程系,结果可想而知,男多女少,女的质量还不好,怎么办,怎么搞?只能借着学习的幌子暗下黑手呗。在校园里哪些地方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女生呢?你肯定要说,女生宿舍了,这他么我也知道,可是我进不去呀,还有哪里呢?图书馆!没错,就是图书馆。在这里我曾经厚着脸皮给女生写字条要手机号,哈哈,结果呢?结果人家还真给了,一个很不错的女孩。可惜后续没能及时跟上,主要原因是所有工科男的缺点,不太会说话,不会哄女孩子开心,只知道机械制图和工程力学,不知道过节送个小礼物,慢慢地你对女孩就没有吸引力了,隔上一段时间后,你自己也就觉得无话可说,那么这段美好而浪漫的开端就变成了有意无意的不了了之。

 

大学里面的爱情是浪漫的,是真挚而纯真的。但是大学里面的爱情也往往难以成功,一方面是学业,实际上学业也还好,只要不是经常的逃课,60分万岁嘛,考前老师都是会画重点的。另一方面也是最致命的原因,学业总有完结的那一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毕业后走向哪里有时候可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那些个最终能走到一起的都是幸运儿,以后的日子里更要互相尊重互相提携了。对于校园的爱情,我一直都觉得是最美好的,最甜蜜的。

 

大学校园里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上大学的第一学期的生活费是家里给的,后面的生活费都是自己小打小闹赚来的。我在我们宿舍里面开了一个小卖铺,卖零食,主要是一些膨化食品,火腿肠之类的成本比较低的,前期是比较守规矩的,只卖这些小零食,到后面也开始卖香烟了。不要小看这些个膨化食品,其实利润还是可以的,大学的课程大家都是知道的,有时只是上午有课,下午就没事了,这个时候我便搭乘公交去到市区的小食品批发城,在这里进货,一般都要货比三家的,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家,然后固定的在他家拿货,这样慢慢熟络了,实际上还是有利可占的,有一些个食品进价只在两三毛钱,回去后我一般就卖一块的。实际上学校的超市也是单卖一块的价格,但是人家的进货量大,成本更低。这里你就不能把价格定的再高一些,穷学生,别看只贵个一毛,也许人家就去超市买了,你首先要把价格定的一样,然后你在宿舍的有利位置才能彰显出来,一般也就是晚上的时候买的人比较多,宿舍关门了;或者就是有人晚上打牌或者通宵打游戏,你也要清楚的知道哪些零食可以多进货,方便面、小包装鸡腿、卤蛋这些都是晚上需求比较大的。既然知道宿舍里面卖东西的主要原因就是方便别人少跑腿,那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呢。于是我就把自己经营的产品制作成名片,名片上面留下自己的手机号、QQ号、和飞信号,飞信,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印象哈,我在名片上留言:“晚上十一点前电话一到立马送到”。名片制作好后,我就挨个的宿舍给人家发名片,当然也仅仅是我们这一栋宿舍,因为晚上十一点后宿舍大门就会上锁了。要懂得知足常乐,一栋楼的人都在你这里买就不错了,当然也不可能。有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先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再循序渐进扩展。在这期间,还有女生宿舍给我打电话要零食呢,不知不觉我的业务已经扩大到女生都知道了,哈哈。当然,去女生宿舍送零食都是晚上锁门前,俺可没有去过女生宿舍。

 

大学里的生活有滋有味,小打小闹也多少能锻炼一下自己的一些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不要小看一个小商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旦你自己给自己打工,一切的一切都发生着变化。后期我为了省钱,自己买了一个二手自行车,每次要骑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批发市场。大学期间我在学校食堂做过兼职,卖饭,收碗;给学校教务处做过兼职,每周一次两次打扫教室;还做过军训服装,卖电话卡;在学校附近的加油站做过兼职等,生活就是这样,你要是想做了,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等着你去做,你要相信自己的。

 

大学的生活过得很惬意,很幸福。但是时间过得也很快,三四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的,马上面临着人生的又一个重大选择与抉择。因为老爸是军人,受他的影响,从小就熟悉军营,也熟悉军人。2014年夏季,我当兵入伍了。没错,是夏季,是全国第一次夏季征兵,我来到了距离京城很近的武警某机动师,开启了我新的人生征程。

 

                                                              程序员前世今生之在大学的那些日子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PHP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