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_浙大部分_1/8_概述

本文索引

  • 定义
  • 发展历史
    • 萌芽
    • 成熟
    • 发展
  • 术语
  • 分类
    • 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 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
    • 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 其他分类
  • 公共危机中的策略举例

定义

博弈 (game)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 各参与者依据各自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的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 最大化的过程。博弈论(game theory)是一种研究人们怎么做策略(行动)选择,及其最后的均衡结果会是什么的理论。

发展历史

萌芽

模型 研究市场 种类 进步
古诺模型 双寡头市场 产量竞争模型
伯川德模型 寡头市场 价格竞争模型 价格更容易成为一个共同知识,而产量往往是一个私人信息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寡头市场 动态性和不对称性 考虑对手的反应(甚 至反应的反应的反应),并把该反应(甚至反应的反应的反应)作为决策 的依据之一
  • 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在市场上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和串谋行为,但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确定怎样的产量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 伯川德模型:企业把其产品的价格而不是产量作为竞争手段和决策变量,通过制定一个最优的销售价格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 斯塔克尔伯格模型:企业A先决定一个产量,然后企业B可以观察到这个产量,并根据所观察到的产量来决定它自己的产量。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企业A在决定自己产量的时候,会预期到自己决定的产量对企业B的影响。正是在考虑到这种影响的情况下,企业A制定了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产量,然后企业B再在此基础上做自身的产量决策。

成熟

人物 成就
约翰•冯•诺依曼 博弈论的纯粹数学形式的阐述以及对于 实际博弈应用的详细说明
纳什 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

发展

对纳什均衡的弱化(或一般化) 在一个比纳什当初假设的更 一般的条件下,依然证明了均衡的存在 徳布罗 (Debreu)
对纳什均衡的精炼(或筛选) 剔除那些在逻辑中并不会出现的均衡,缩小均衡解的范围和数量,从而提高对未来的预测能力 泽尔腾(Selten):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海萨尼(Harsanyi):贝叶斯纳什均衡。泽尔腾、Kreps、 Wilson、Fudenberg、Tirole: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
对博弈论的基本假设的研究 一方面是对人的理性的深入研究,包括 用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各种博弈论的分析结论进行验证。另一方面是对“共同知识”的深入研究。 史密斯,奥曼
对博弈论的应用研究 谢林

术语

每个博弈(game)都是基于一组规则展开,这组规则包括以下内容:

  1. “谁”在参与—一组参与者(players);
  2. 可以利用哪些信息(information),采取何种行动(action);
  3. 可以何种方式参与—每个参与者所采取的策略(strategies);
  4. 参与者会得到(或失去)多少—损益(payoff);
  5. 最后的结局(outcome)如何—是否达到某种均衡(equilibrium)。
名词 解释
参与者 博弈的参与者是指理性选择的主体,又 称“玩家”。
信息 博弈论中,信息是指参与者有关博弈的 知识,其中,有关对手的类型与行动的知识至关重要。
行动 行动是指参与者能够选择的变量。
策略 策略是指参与者在行动之前所准备好的一套完整的行动方案(预案)。
损益 可能结果的量化数值,就是各参与者在相应情况下 的“损益”。
结局 结局是指所有参与者选择了各自的策略(及其相应的行动)以后的结果。
均衡 均衡是指所有博弈参与者的最优策略组合,但是并不意味着均衡是参与者希望得到的最优结果。它是特指某类结局,在该类结局中,参与者已经无法通过改变自身的策略(及其行为)选择来增加收益(效用)。
规则 参与者、行动和结果合起来称为博弈的规则。

策略具有完整性、多样性和不可观察性三个基本属性

  • 策略的完整性:策略必须是完整的,这意味着参与者对所有可能的情况都要加以充分 的考虑,没有任何遗漏。
  • 策略的多样性:策略总是多个的,这意味着你其实有很多个策略可以选择。
  • 策略的不可观察性:策略不同于行动,行动是具体的做法,策略是对行动的预想,因此,行动是可观察的,策略却是不可观察的。你可以看到对方怎么做,但是不 一定了解对方是怎么想的。

分类

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按照博弈参与者是否能够达成一种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来区分,可以分为合作博弈(cooperative solution)和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solution)。

合作博弈 参与者能够达成一种具有 约束力的协议,在协议范围内选择有利于双方的策略,譬如企业间的联合定价等。
非合作博弈 参与者无法达成这样一种协议,在该博弈中,参与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当其他参与者会对自己的策略选择作出最优反应时,我的最优策略选择是什么?”

非合作博弈 不是说参与者之间一定不能合作或不会合作,而是说可以不合作。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按照博弈参与者作出策略或行动有无先后顺序来区分,博弈可以 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 参与者同时选择,或虽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虽然 在物理时间上不是同时的,但是在逻辑时间上是同时的)
动态博弈 在博弈中,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的行动。

完全信息博弈与不完全信息博弈

按照博弈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了解程度来区分,博弈可以分为 完全信息博弈(games of complete information)和不完全信息博弈(games of incomplete information)。

完全信息博弈 每个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类型、策略空间及损益函数有准确的信息。
不完全信息博弈 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类型、策略空间及损益函数的信息了解得不够准确,或者不是对所有参与者的类型、策略空间及损益函数都有准确的信息

组合

行动顺序\信息 完全信息 不完全信息
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从博弈结果看,博弈分为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 博弈 前的损益总和与博弈后的损益总和相等,博弈过程只是损益在不同博弈者 之间的重新分配。
非零和博弈 博弈后 的损益大于(或小于)博弈前的损益总和。

其他分类

博弈进行的次数或者持 续长短 表现形式
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 一般型(策略型)或者展开型

公共危机中的策略举例

  1. 中国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2. 网络舆情分析系统
  • 系统概述: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依托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技术和文本挖 掘技术,通过网页内容的自动采集处理、敏感词过滤、智能聚类分类、主 题检测、专题聚焦、统计分析,实现各单位对自己相关网络舆情监督管理 的需要,最终形成舆情简报、舆情专报、分析报告、移动快报,为决策层 全面掌握舆情动态、作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 功能描述

1热点话题、敏感话题识别
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可以根据新闻出处权威度、发言时间密集程度等参数,识别出给定时间段内的热门话题。利用内容主题词组和回帖数进行综合语义分析,识别敏感话题。
2舆情主题跟踪
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分析新发表文章、帖子的话题是否与已有主题相同。
3自动摘要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对各类主题、各类倾向能够形成自动摘要。
4舆情趋势分析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分析某个主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内人们所关注的程度。
5突发事件分析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对突发事件进行跨时间、跨空间综合分析,获知事件发生的全貌并预测事件发展的趋势。
6舆情报警系统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对突发事件、涉及内容安全的敏感话题及时发现并报警。
7舆情统计报告
Goonie网络舆情监控分析系统将舆情经分析引擎处理后生成报告,用户可通过浏览器浏览,提供信息检索功能,根据指定条件对热点话题、倾向性进行查询,并浏览信息的具体内容,提供决策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其他,博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