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工控核心板在横机人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横机人机控制板功能需求

横机电控系统中包括人机控制板和主控板两个硬件平台。

主控板对实时性要求高,一般采用前后台系统或者是实时操作系统,主要完成对花型文件指令的解析和运动控制单元的逻辑控制。

人机控制板完成参数设置、状态查询、花型文件管理等人机交互过程,一般采用支持WinCE或Linux操作系统的工控平台实现,功能需求:

  • LCD液晶显示接口,接VGA显示器;
  • CAN总线接口,与电机控制板、机头控制板通信;
  • USB Host,通过U盘进行花型文件更新;
  • TF卡,数据存储;
  • 以太网接口,联网上传数据;
  • RS-485接口,备用。

横机人机控制板设计难点

难点一
机头控制板失控与CAN总线通讯失败

横机运行环境中不仅有强电、静电,也包括大量电机产生的干扰信号。客户原CAN总线网络中存在严重的共模干扰,异常现象:

  • 开机后CAN总线通讯失败;
  • 运行过程中机头控制板概率性失控。

CAN总线电路设计不当,极易出现总线通讯不良甚至损坏整个CAN网络系统。

难点二
VGA显示画面色彩失真与水波纹

工业现场VGA显示器常见异常包括画面颜色失真,显示出现百叶窗或水波纹等,均与VGA电路设计有关。VGA为模拟信号,输入包括RGB信号、行同步、帧同步信号等,接口连接器同时引入电流环路互感的串扰,设计不当易造成界面显示水波纹、色彩失真等,威胁用户体验效果的提升。

难点三
CAN总线应用程序如何编程

新平台CAN应用软件开发如何快速入门?怎样解决不同平台间的软件移植?相对于以太网、串口等标准的应用函数接口,不同的CAN控制器、不同厂家提供的CAN驱动操作接口各不相同,对用户应用软件的开发、跨平台软件移植提出了相对苛刻的要求。

我们的设计实现

基于客户的功能需求与产品设计的困扰,ZLG致远电子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基于M3352核心板快速完成了人机控制板的开发,产品如图2所示。

2012年第4季度开始,该产品在广东、浙江一批横机改造升级项目中大批量使用,在提升横机品质的同时,有效带动横机销售机会的增加。

基于客户的功能需求与产品设计的困扰,ZLG致远电子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基于M3352核心板快速完成了人机控制板的开发,产品如图2所示。

人机控制板设计难点解析:

解析一
CAN总线接口电路实现

CAN总线设计采用ZLG致远电子成熟电路,同时外接CAN总线隔离收发器,具备电源隔离、信号隔离和总线保护的作用,电路如图4所示。

在开机启动过程中,此设计可以保证人机控制板的CAN总线被强制上拉为高电平(隐性电平),避免系统长时间输出的低电平信号(显性电平)导致总线通讯失败或网络瘫痪。同时,此设计具有隔离与总线保护功能,可避免由于浪涌、干扰引起的总线错误与设备失控。

解析二
VGA接口电路实现

VGA 电路采用专用10位视频D/A转换器件SDA7123,完成RGB三基色的信号转换,如图5所示。匹配电阻R58与R64用于降低信号反射,以保证行同步信号(HSYNC)与帧同步信号(VSYNC)的传输质量。接口滤波电路则用于解决电流环路互感引起的串扰。从信号转换、数据传输到滤波电路整体专业的设计,将有效避免水波纹和色彩失真等异常现象的发生。

解析三
CAN总线接口应用程序编程

M3352板载所有外围接口的驱动程序,免费提供软件API接口与开发示例源码,便于用户快速掌握CAN总线等复杂通讯的编程方法。如程序清单1所示,CAN设备的操作几行代码即可实现。

经验分享

横机项目中客户经常采用CAN总线通信方式,但通信电缆由多股细铜线组成,线缆之间没有双绞,也缺少屏蔽,导致实际应用中共模干扰严重,通过CANScope分析仪的FFT统计分析,干扰频率约为15KHz,幅值高达5V,耦合能量极强,致使CAN数据帧的错误率达到72%,根本不能进行正常传输。

  • 改进建议:
  • 将CAN通信电缆换成紧密的双绞线(每米33绞),带屏蔽;
  • CAN节点采用CTM系列隔离收发器进行设计,与CAN总线进行隔离并增强总线保护功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ARM工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