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里德利

第1章 更好的今天——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 如今的美国人拿着现在的收入,时间旅行回到1967年。他或许能成为镇上最富裕的人,但再多的钱,也买不来他从eBay、亚马孙、星巴克、沃尔玛、百忧解、谷歌或黑莓里获得的乐趣。

>> 如果经济发展连续挫败死亡、饥荒、疾病,减轻烦琐枯燥的家务劳动,竟然不能让人更幸福,那它意义何在?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 这也就是说,平均而言,整体而言,普遍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更多的钱确实能让你更幸福。用研究之一的原话来说:“总之,我们的时间序列比较以及国际社会反复出现的证据都指出:在经济发展和主观幸福感的增长之间存在重要的关联。”[插图]

第3章 制造美德——50000年前的以物易物、信任和规则

>> “富裕国家之所以富裕,”世界银行断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人口的技能高,维持经济活动的整套制度的质量好。”另一些国家的无形资本则少到了微不足道的地步,甚至还可能是负数。以尼日利亚为例,它在法治、教育和公共机构诚信度方面的得分极低,连丰富的石油储量都没能叫国家富裕起来。

第5章 城市的胜利——5000年前的贸易

>> 公元1000年前后,它是一个经济和技术活跃发展的国家,到1950年,它却变成了一个人口稠密、农业落后的国家。按经济历史数据考证与分析专家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n)的估计[插图],它是全世界唯一一个1950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公元1000年的地区。

>> “认为自给自足地务农是件浪漫又环保的事,但实际上,它是贫困的陷阱,也是一场环境灾难。”

第6章 逃离马尔萨斯的陷阱——1200年之后的人口

>> 故此,到1700年,英国的大多数穷人其实是富人的后代。他们有可能把许多富人的习惯和风俗往下带到了劳工阶层:比如识字、算术,或许还有勤奋、理财精明等。

第10章 当今时代的两大悲观源头——非洲和2010年后的气候

>> 如果未来100年,全世界的穷人靠着继续排放二氧化碳,有99%的可能性变得更加富裕,那凭什么该剥夺他们的机会?毕竟,他们越是富裕,对天气的依赖性越少,他们会找到办法适应气候变化,让经济变得更具可持续性。

译者后记 技术改变世界

>> 它不故弄玄虚,只讲科学证据。它不重“管理”,而强调“演进”。它用大量考古证据和历史事实指出,过去的几万年,依靠物质和思想的交流,世界越变越好;未来,只要交流的道路保持畅通,世界没有道理走向倒退。只有思想隔绝、封闭起来,才是人类的大难来临之际。

>> 世界并不完美,却仍值得奋斗。

点评

你可能感兴趣的:(【摘录】理性乐观派: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里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