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 T495双系统使用体验及软件配置

写在前面的话

自从两周前买了T495后,我一直在【调教】这台笔记本,由于买的是16G的内存版本,因此在升级方面我只加了一块256G的KingSpec(金胜维)的M.2 2242的SSD,安装过程非常简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ThinkPad T495加装M.2 SSD&安装Linux系统。

我个人对笔记本的要求不是很高,加之我不玩游戏,故一款笔记本满足一下几点我就满意了。

  • 外观要稳重,不用太多的花哨。
  • 键盘好用,打字舒适。
  • 轻薄,不要太重。
  • 能换/加硬盘,能升级内存。

ThinkPad T495很好的满足了我的个人需求,经过两周的使用,我个人对这款笔记本非常满意。

我个人的本职工作是做产品,每天大量的时间花在Office三件套,思维导图和原型工具上。当我决定不再使用MacBook的时候,Windows系统成了唯一的选择。

而我个人又非常喜欢写代码,在代码层面上讲,我更加习惯在Ubuntu上做开发。良好的Shell外加强大的包管理工具(apt, gem, pip...)能帮助我快速且无痛的安装好开发环境。

因此,在T495上安装双系统(Windows10/Ubuntu)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并没有太多的挣扎。我个人不是一个操作系统狂热爱好者,不会绑死自己在某一个OS上,只要能满足我的需求,用什么系统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特别艰难的事情。有时候在网上看到一些同学对MacOS/Windows/Linux发表一些【宗教般】的言论时,内心中总会泛出一股莫名的无聊感。

正所谓菜鸟拼工具,高手拼代码,多花时间在真正的事情上,做出成绩才行啊!

Windows10使用体验

刚开始使用Windows10的时候,说实话使用体验并不好,多次遇到经典的10016蓝屏重启错误

一般遇到这种问题,会去想是不是我的电脑硬件出问题了,尤其是内存是否有问题。查了一些资料,个人得出的结论是硬件没问题,系统软件有问题。也使用windlg看了一下系统蓝屏的时候的dump文件,做了一些搜索,最终通过注册表的编辑解决了这个问题。

解决了这个蓝屏问题后,Windows10运行的很稳定。

Windows10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它需要兼容市面上大部分的硬件。由于这个原因,Windows需要管理大量的第三方硬件的驱动,偶尔有一两个的驱动写的不好,造成系统蓝屏,这是可以理解的。相对Windows10, MacOS就没这个烦恼,它只需要支持自己选定的几款硬件就行,这就是为什么Windows"不稳定"而MacOS”稳定的“秘密。_

image

以上就是我的Windows桌面,我装了很多软件。Windows10是一个挺漂亮的操作系统,我个人对Windows10的美化毫无兴趣,使用原生界面其实挺不错的。

所谓美化系统不过是换几张逼格比较高的壁纸,用一些不稳定的软件改变一下字体渲染或状态栏的透明度,既不能提升工作效率又降低了系统的稳定性,属于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下面我来谈一下软件的使用体验(到正题了,我废话太多了):

- 杀毒软件:火绒。

我个人觉得Windows10并不需要"杀毒",只要平时不上一些“奇奇怪怪”的网站,不安装一些来路不明的软件就可以不用考虑杀毒的问题。火绒这个杀毒软件我用的最多的是广告拦截,此处要划重点。我太爱这个功能了,火绒拦截了几乎所有的软件弹窗广告,有了这个功能我的Windows10才能保持清爽。

- 输入法:Windows10自带输入法。

从功能上看,搜狗输入的功能可能是系统自带输入法的100倍,但从体验上讲,我对这个输入法可谓“深恶痛绝”。搜狗公司想做的应该不是输入法,不然他们怎么会想在一个小小的输入法里面加入了一个搜狗搜索,一个搜狗浏览器,一个电商导流还有一个广告发布工具...

Windows10系统自带输入法非常不错,没有广告,没有弹窗,没有emoji,非常适合我这种不折腾的老人使用。

- 浏览器:Google Chrome, Microsoft Edge。

以前有个笑话,Edge浏览器的唯一功能就是下载Chrome浏览器。

Chrome浏览器多牛逼不用我多说,现在应该占领了浏览器的半壁江上,比汪峰还牛逼啊!以前的竞争对手Opera卖给了360,抛弃了以前的浏览器内核,用了Chromium内核。国产自研发的浏览器也都是Chromium换皮。目前唯一还没放弃抵抗的就数Firefox了,不过看着Firefox越来越小的市场份额,真是有点日薄西山之感。想当年IE,Chrome,Firefox三分天下的时候是多么风光,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使用了Chromium内核的Microsoft Edg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Firefox了,我相信不远的将来(可能要不了5年)就有和Chrome浏览器一决高下的实力。目测Microsoft Edge占用的资源消耗没Chrome浏览器高(也不知道微软怎么优化的),还能使用Windows账号做标签管理,还能上微软搞得一个插件市场,真是牛皮啊!

- 办公软件:Office三件套 + OneDrive, WPS

Office非常好用,买电脑的时候赠送了一个家庭版本的Office办公套件,外加一个5G的onedrive的云服务,整体体验还是不错的。

在我不是很擅长Office的时候,WPS使用体验比Office要好,当我越来越会使用Office的时候,Office的威力逐渐展示出来了,WPS自然也就沦为【二奶】了。

- 看书软件:Kindle for PC, Calibre,FoxitPDF

这两个软件解决了我看书的需求,Kindle for PC这个软件看着很简陋,并没有华丽的外观,不过在Amazon强大的云服务的加持下,Kindle的体验提升了几个档次。

我的使用场景是上班路上使用Kindle PaperWhite or Kindle Android app,到公司打开电脑使用Kindle for pc软件。整个使用场景是无缝对接的,非常流畅。如果想看一本网上下载的书,通过邮件把书籍推送到Kindle设备上也挺简单的,整体使用非常棒。

Amazon这种看似简陋的软件和无缝的极致体验的反差感总会让人去思考【体验感】到底指什么?仅仅是华丽的界面吗?

Calibre是一个印度人写的软件,可以制作,管理和阅读各种格式的书籍,作者使用的Python编写的,横跨Mac/Windows/Linux三大平台。作者在官网上说自己维护这一份代码,并不没有把Python2.7的代码升级到Python3.5,蛮有个性的!

FoxitPDF是国人做的,公司好像在福州,PDF软件小巧速度快,用起来非常爽。印象比较深刻的新闻还是他们自己研发的PDF排版引擎源码被Google拿去用了,这个比较牛逼。

- 下载软件:迅雷。

没什么好讲的,下载快,广告多,还有很多因为【版权】不能下载。如果是最新的电影因为版权不能下载倒没什么,为什么一些岛国的小姐姐的电影迅雷还有版权?百思不得其解...

- 云服务: 百度云,OneDrive

当年云盘大战的时候,抢了2T的百度云空间,存点乱七八糟的东西,只是下载有点慢,如果你放点小姐姐的照片,它还会把他们和谐掉,这个算是差评吧!

OneDrive用起来慢吞吞,不过配合Office一起使用还是不错的。

- 笔记软件:印象笔记,OneNote, 有道云笔记。

主力印象笔记,毕竟买了高级版。其他的两个混合用,从体验上来讲没有印象笔记好。

- 设计工具: MockingBot, XMind

产品设计需要的工具其实并不多,Office写文档,MockingBot画原型,XMind整理思路。Axure已经被我抛弃了,主要还是太难用。

- 开发工具(正题):Visual Studio 2019, VSCode, Notepad++, GVim,git for windows, editplus,微信开发工具,网易云音乐,Jetbrains全家桶,Android Studio

Visual Studio 2019是宇宙第一IDE,今年我打算学点C#开发。

VSCode是微软近年来做的比较出色的一个产品,自从它出来之后,其他一众编辑器Sublime Text, Atom, Notepad++甚至Eclipse的日子每况日下。VSCode有丰富的插件,支持全平台(Windows/MacOS/Linux),占用资源也小,速度也不错。一出来就在轻量级编辑领域独领风骚。真不知道微软怎么优化的,VSCode和Atom系出同门,Atom却卡的要命。

Notepad++, editplus 一个台湾人写的,一个韩国人写的,速度快,编辑几行代码还是不错的。

网易云音乐写代码渴了可以喝可乐,累了听听音乐应该不错。

JetBrains全家桶榨干你的内存,掏空你的钱包,不过代码用起来还是非常不错的!

Android Studio写Android的专用工具,代码提示非常赞,快捷键也非常好用,我几乎爱上它了。

- 其他工具:Windows自带邮箱,网易邮箱,ThunderBird(主要它的RSS功能),石墨文档,有道词典,幕布,Potplayer, 钉钉,zoom等等。

以上软件就是我在Windows 10上工作软件,他们为我高效率的工作提供了支持。

我个人早已不是以前那个工具控了,工具带来的好处有限,真正的效率还是在于自己的大脑,在于是否对工作流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设计。

最后补充一点,以上软件全开,现在的笔记本也挺流畅的,感谢AMD,感谢Lenovo,让我用上了廉价且稳定的设备。

Ubuntu19.10使用体验

就目前个人使用情况来看,Ubuntu19.10要比Windows10稳定,以前诡异的内部错误也消失了。从早上上班开机到晚上关机下班走人,似乎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Windows10的偶尔蓝屏问题让人用的比较沮丧,所以在Windows上安装软件我会比较小心,不会贸然安装一些来历不明的软件。

image
image

Ubuntu19.10的优点如下:

  • 字体渲染比Windows好看
  • 好用的Shell
  • 良好的包管理(apt-get, pip, gem...)
  • 各种开发工具无缝支持
  • 没有WeChat, QQ, 钉钉等工具的打扰
  • 居然很稳定

纯粹把Ubuntu作为一个开发环境的操作系统,不做任何美化,体验上已经快赶上MacOS了。很多人不喜欢Ubuntu这种基佬紫,非要千方百计的搞成MacOS的模样,也不知道如此这般折腾是为了什么。

我个人使用工具如下:

- 终端开发工具: 系统自带terminal, zsh, ohmyzsh, tmux,git

zsh + ohmyzsh + tmux三件套是终端开发利器,可以让终端开发效率提升100%。

- Android Studio

image

Ubuntu下面使用Android Studio搞开发和MacOS上是一致的,由于都是Unix/Linux操作系统,并不需要安装专门的驱动,直接连接电脑就可以开发调试了。

- JetBrains全家桶, eclipse

没什么好讲的。

- VIM, Emacs, Carlibre, 百度网盘,WPS,VirtualBox, 网易云音乐,VSCode,Chrome

这些工具也不需要太多讲解,我是vim和emacs双修,vim改小文件,emacs写大工程,并不冲突。

在Linux下开发,我大量的时间花在terminal下面,我目前写的都是后端代码,例如:Rails, Python, Go等等,并不需要特别的开发工具支持,使用emacs就可以很方便的开发了,下面是我emacs的截图。

image

在Linux下面,我会感觉自己是一个纯粹的开发者,没有杂念的打扰,纯粹就是在编辑器里面写代码,在终端或Chrome里面做调试,实现相应的功能,有一种入定的纯粹感。

最后,着重推荐一个截图工具shutter,可惜Ubuntu官方源里面没有,需要额外加源去安装。

最后啰嗦几句话

ThinkPad T495相关的硬件和软件配置系列到此结束,我也不会再去写更多关于这台笔记本相关的东西,该调教的都已经调教完了,后续的时间就是在这个环境下愉快的写文章和代码了,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安州涤生的网络日志

本文使用 mdnice 排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ThinkPad T495双系统使用体验及软件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