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

一。ISO14443-2协议简介

1.ISO14443协议组成及部分缩略语

(1)14443协议组成

14443-1 物理特性

14443-2 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

14443-3 初始化和防冲突

14443-4 传输协议

(2)针对前两节的名词,对应的英语缩略语

PCD:近场耦合设备(读写器)

PICC:近场卡或物体(标签)

RF:射频

ASK:振幅键控

OOK:二进制振幅键控

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

2.ISO14443-1协议简介

物理特性:ID-1,长86mm,宽54mm,厚0.84mm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1张图片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2张图片

3.ISO14443-2功率接口

频率:13.56MHz±7kHz

工作场强度:Hmin=1.5A/m,  Hmax=7.5A/m

4.ISO14443-2信号接口

PCD-PICC信号接口

接口速率:fc/128=13.56M/128≈106kbps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3张图片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4张图片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5张图片

PICC-PCD信号接口

副载波频率:848kHz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6张图片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7张图片


二。ISO14443-3 Type A协议简介

1.ISO14443-3部分缩略语

S:通信开始

E:通信结束

P:校验位,Type A

UID:唯一标识符

2.Type A的帧格式

1.短帧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8张图片

2.标准帧

(1)字节低位在先

(2)校验位P为奇校验,仅仅在PICC到PCD 且速率为106k以上时,最后一个字节的P为偶校验

3.基于位的防冲突帧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9张图片

3.Type A PICC的状态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10张图片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11张图片

4.Type A 的PCD命令及PICC应答

请求(REQA )和唤醒(WUPA)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12张图片

请求应答(ATQA)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13张图片

5.补充:Type A 的PCD命令及PICC应答

(1)UID介绍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14张图片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15张图片

(2)防冲突(Anticollision)流程

面向比特的防冲突方式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16张图片

(3)防冲突(Anticollision)命令格式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17张图片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18张图片

(4)防冲突(Anticollision)命令中的NVB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19张图片

(5)防冲突(Anticollision)命令举例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20张图片

(6)选择(SELECT)和选择应答(SAK)

1.SELECT

2.SAK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21张图片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22张图片


三。Mifare S50卡的内部存储结构

1.Mifare系列介绍

NXP公司出品的系列遵循ISO14443-A标准的射频卡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23张图片

2.Mifare S50卡存储结构

(1)Mifare S50卡存储结构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24张图片

(2)Mifare S50卡数据块的值结构

1. 值(Value):一个带符号的4 字节值,小端模式(低地址存最低值)。  

2.值按2次正常和1次取反(~表示)存储了3次。  

3.地址(Addr)表示1字节的块编号,分2次正常和2次取反值存储。  

4.可以执行Decrement、Increment、Transfer、Restore命令。

(3)Mifare S50卡每个扇区的控制块(块3)

 一扇一密,便于一卡多用  

每个扇区有独立的控制字,每块由3位组合C1x C2x C3x控制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25张图片

(4)Mifare S50卡扇区数据块(块0~2) 访问权限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26张图片

例如:当块0的存取控制位C10 C20 C30=100时,验证密钥A或密钥B后可读;验证密钥B后可写;不能进行值类操作。

(5)Mifare S50卡扇区控制块(块3) 访问权限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27张图片

例如:当块3的控制位——C13 C23 C33 = 0 0 1时,表示:密钥A:不可读,验证KEYA正确后,可写 ;  控制字段:验证KEYA后,可读、可写;密钥B:验证KEYA正确后,可读、可写。


四。Mifare S50卡的访问流程

1.Mifare S50卡的访问流程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28张图片

Mifare S50卡三次认证流程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29张图片

1.挑战值:RB, B产生的随机数;RA A产生的随机数。

2.TokenAB, A对随机数RB使用认证的密钥进行加密计算后的应答值。

3.TokenBA, B对随机数RA使用认证的密钥进行加密计算后的应答值。

4.加密算法为Mifare未公开的“crypto1”,后两步的通信数据是加密的。

2.Mifare S50卡的命令

Mifare S50卡的命令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30张图片

Mifare S50卡的ACK及NAK应答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31张图片

S50Authentication命令流程

Addr指块的顺序编号0~63

不切换扇区,同一个扇区只需要认证一次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32张图片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33张图片

Read命令流程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34张图片

Write命令流程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35张图片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36张图片

Increment Decrement Restore 命令流程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37张图片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38张图片

Transfer命令流程

3.物联网射频识别,RFID_第3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