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 之 移除元素

算法模拟: Algorithm Visualizer

在线工具: C++ 在线工具

如果习惯性使用Visual Studio Code进行编译运行,需要C++11特性的支持,可参考博客:

VisualStudio Code 支持C++11插件配置


移除重复元素


LeetCode 27.移除元素

问题:

给你一个数组 nums 和一个值 val,你需要 原地 移除所有数值等于 val 的元素,并返回移除后数组的新长度。
不要使用额外的数组空间,你必须仅使用 O(1) 额外空间并 原地 修改输入数组。
元素的顺序可以改变。你不需要考虑数组中超出新长度后面的元素。

示例1:
输入:nums = [3,2,2,3], val = 3
输出:2, nums = [2,2]

示例2:
输入:nums = [0,1,2,2,3,0,4,2], val = 2
输出:5, nums = [0,1,4,0,3]

思路:

可采用双指针方法来修改。

首先,在函数内部,我们使用两个指针 realIndexi ,其中 realIndex 表示当前有效索引, i 用于遍历整个数组。

如果当前遍历到的元素 nums[i] 不等于给定值 val ,则将其赋值给 nums[realIndex] ,然后将 realIndex 增加1,用来指向下一个有效元素。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不等于给定值的元素移动到数组的前面,而等于给定值的元素会被覆盖掉。最后返回 realIndex 即可得到新数组的长度。

C++示例: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Element(vector<int>& nums, int val) {
    // 记录有效索引
    int realIndex = 0;
    // 遍历
    for (int i = 0; i < nums.size(); i++) {
      // 当数值不同的时候,进行赋值,索引并加1,以此类推,直到结束
      if (nums[i] != val) {
        nums[realIndex] = nums[i];
        realIndex++;
      }
    }
    return realIndex;
  }
};

你可能感兴趣的:(算法,leetcode,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