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俊遒丽,逸致翩翩——初临曹全碑印象 - 草稿

碑刻简介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碑高253厘米,宽123厘米,隶书,字共20行,满行45字,有碑阴5列,篆额佚失无存。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出土于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1956年移立陕西博物馆碑林

曹全碑貌

风格简析

      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整体书风清秀超逸遒丽多姿,结体舒展有致匀整工稳,为历代书家所推崇。

一,用笔

逆入平出,方圆兼备,以圆笔为主;多中锋行笔,骨力内蕴,故收敛处细而不弱,放逸处畅而不滑。运笔如顺势推舟,很少有大蹲大跳之笔,不激不励,笔势稳健沉静有篆意,收放自如,雍容尔雅,遒丽绰约。

碑文原帖

曹全碑磔波蚕头雁尾往往写得比较长,姿态也各种各样,或如小溪潺湲,曲折圆转缓逸流畅;或如羽禽舒翅有翩翩欲飞之姿。

图片发自App


字体转折变化十分丰富,因字赋形,灵动自然,随行笔轻重缓急的不同,其字情性也各有所异。

二,结构

《曹全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横势,间有长、方结体,横向开张流畅,纵向含蓄稳健,从而使整体显得雍容沉静、飘逸多姿。

图片发自App

大概而言,此碑字形多扁平舒展,横向开张;字体大小相应,参差错落;点画布白匀称,疏密有致;结体向背迎让,收放自如;字势上紧下松,左右荡逸

初临曹全碑

临写要点

1、大多以圆笔的方式运笔。每个字都突出一个主笔。以横画为主笔,写的肥而特长,蚕头雁尾极为清晰如“里、上、六、直、奚、谷”等等。以捺为主笔的捺画长抛,呼应波画,取得平衡之势。如“延、之、史、人”等。

2、字法结构上紧下松,内敛外放。如“戊、夫、共、光、命”等。字距宽,行间疏。

3、结字的大小井然有序,结体扁平舒展。用笔流畅,左右舒展,收放自如,意态醇美,表现出飘逸的独特个性。如“不、德、父、令、史、张”等。

4、书写时常令笔尖划中行,运笔宜缓,徐疾有度,过快则易浮易滑。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综观曹全碑,书风雅静遒俊,飘逸多姿,中宫紧收,精气内藏,雅静端庄。得华贵于古厚之中,寓清秀于超逸之间,笔精墨妙,是汉碑中的翩翩君子。清万经《分隶偶存·汉魏碑考》称:“书法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清俊遒丽,逸致翩翩——初临曹全碑印象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