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时的记忆(三)馄饨与凉鞋(君子蘭花语之442)

文/分湖芝蘭(贝儿由里)

2020年12月4日 周五 晴天4-9度

      早上起来走出房间,站在房门口的过道,向客厅里望去,一片耀眼的光芒从阳台那边的玻璃门窗里透到客厅里,几天不见的阳光从云层里走了出来,性情随之天气也舒心惬意。

      中午在公司食堂吃饭,和她们聊起乡镇建设,我们现在工作的所在地已经是属于滨湖新城区,但我们在这个地方也有十个年头,这在十年里镇貌没有多大变化,就是二条马路翻了一下。她们说分湖黎里弄得好,我说分湖芦墟以前的古镇比黎里还要好,市河的河东和河西二条街道都是跨街楼,下雨天走在街上不用打伞。

      这个话题把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六十年代。

父母生二女一男,我是父母的长女,我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六十年代后期我上小学一年级,妹妹刚出生,母亲又要工作又要带三个孩子,根本没有精力照顾我们,外婆帮自己儿子带小孩,顺便帮我母亲照看一下我的弟弟和妹妹。母亲把我托给在芦墟的祖父祖母,我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就由祖父母照顾我的生活和学习。

当时的年代没有计划生育,很多家庭生小孩比较多,我们家只有三个小孩,家庭条件算是好的,学校里的免交学费我们家是轮不到的。在祖父母家的生活和读书,祖父还每天给我五分零花钱,在六十年代,上馆子店炒一盆三鲜只有二角几,一分钱可以买二片梅饼(蜜饯),五分钱可以买一碗小馄饨,所以这每天五分的零花钱算是很多了。我祖父给我的零花钱,我放在储蓄罐里,我特喜欢去西中街九曲弄边上的点心店买馄饨吃,这店里的馄饨猪油和葱香的味道使人非常留恋,我隔三差五要去店里吃上一碗小馄饨,馄饨店里下馄饨的老公公和店里的营业员都认得我,售票员阿姨看我跨进门坎没等我喊她,她就和我打招呼:“小姑娘又来吃馄饨啦”。

馄饨的确很好吃,但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早已埋下了姐弟手足情深的种子,弟弟在我母亲身边,我只能到学校放假的时候才能回到父母亲家,可以见到弟弟。

祖父每天给我的零花钱,我除了买点零食吃,还要买点文具用品,斯泰兴店我经常要光顾,我喜欢乐器,看好笛子的价格,等到储蓄罐里的钱够了,我再去文具用品店买一支笛,其实我不会吹笛,只是喜欢才买。到百货店里去看凉鞋,只是打算要给弟弟买一双凉鞋,我看中橱窗里的那双咖啡色的凉鞋,我看好价格二元多一点,我只有减少吃馄饨的次数,才能等到积蓄罐凑齐买凉鞋的钱,我好高兴,可以去买一双凉鞋送给弟弟了。到了放暑假,我把凉鞋带给弟弟。

弟弟那时看到凉鞋的情景我已经记不清楚了,这段往事是由我母亲经常提起,她一直夸我懂得关心弟弟妹妹。所以到现在还记得有这桩事情。

这是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了,今天从记忆深处翻出来把它记录下来。

图片与文字无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时的记忆(三)馄饨与凉鞋(君子蘭花语之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