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高的教育水准!芬兰实践的「综合学习」给中国每个父母的痛点启示?

学校教授给学生不同的学习科目-语文、数学、物理、历史地理英语等。

但是,教育水准非常之高而世人皆知的北欧诸国,其实并不把分科目的学习当作学习的重心来考虑......

比如芬兰,实行的是「综合学习」为方法的教育。


不同科目的课程,没有!以故事型的课题开始的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解决过程,有助于实际生活的学习法....

据海外媒体「QUARTZ」的报道,挪威奥斯陆的学校,从1970年代以后实行的教育改革开始,近40年都是把综合学习作为基本教育方针着眼于学生的培养,而且成果巨大。

被重要视的,不是不同科目的专门知识的教授,而是用不同的故事来抓住问题的本质的教学方法。

为了什么目的,需要什么的自己考虑,然后通过组团,讨论议论相互教授,合团队的力量来学习和解决各种融入实际生活中的与各科目相关的知识。

【我的解释】:

1、学生本质上现学现卖的是智慧,是马上就能用于实际生活的解决方法,因为学习知识,如果缺少实际的应用,最终只是死知识而永远成不了个人的智慧,可惜中国应试教育大部分学的就是死知识。

2、把高效学习所必备的一些关键词,完全融入到了整个学习过程中:比如输入和输出的配套进行,大量输入的同时通过讨论教授的大量高效输出;反复讨论的反复;即学即用,马上活用于具有故事性连续性的实际生活模拟中,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而且带有故事发展和情感的记忆迅速能变为长久记忆,等等。

所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极为被重视的是「边做边学的精神」,老师不是教授,而是扮演的是辅导员和救火员(方法和线索的点拨,聚合,问题最终解决策等)的角色,对于老师自身来说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为登上珠穆朗玛峰,「英语」也必要!

比如,上课时,老师会给学生一个故事型的项目——为能登上珠穆朗玛峰,需要做哪些事?

为了把握正确的方法,首先需要会看地图,然后,“登山,天气攸关性命”,学生必须要学会使用指南针,会看天气,发现天气变动的蛛丝马迹,甚至遭遇恶天气时的保命措置等。

为了能最快登上山顶,学生需要数学能力,能从多条线路中计算出最短最安全的登山路。

为了能让登山的准备更充分,学生需要自己去找资料,List各种必要的道具。

为了能保证登山顺利成行,还需要时间的计算,制定预算计划,行动方案,所以学生都会自己去阅读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计划的测定方法,甚至是一些与喜马拉雅山,尼泊尔和中国相关的文学科学作品。

然后是英语,因为申请登山的手续和交会都需要用到英语。

最终,学生们为了完成登峰的这个终极目标,当然有必要动用自己的力量去发掘庞大量的情报,经无数次一起讨论议论,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非常有效,同时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能获得各种必备能力的有效训练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举多得。

看似一个小小的学习课程,却简直就是“人生的角色扮演”。

这个方法,在高教育水准的芬兰也是作为全国学校基本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被实行。

我的解释:

从学生的上课天数,上课态度和学习时间上来看,芬兰和中国相比,可以说少的可怜,对孩子来说应该如同“天堂”一样的存在,但是从学到的东西的质量来看,即使花多倍时间的中国学生还抵不上芬兰学生从一个故事中获得的智慧和经验多,而且有用。


真正要做的回家作业,放假无假期作业!

幼儿期开始的孩子教育,所谓的学前教育,在中国盛行的不要不要的,但这真的对孩子好吗?

和芬兰的教育相比,比如在回家作业和假期作业上,就有极大的差别。

芬兰学校的回家作业也非常多,但是都是围绕课题解决的作业,要的是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此花费时间去找寻答案和准备第二天讨论的作业,是建立在学生感兴趣,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回家作业,是能帮助孩子培养各方能力的回家作业。

这和中国学生同样多的回家作业,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是在芬兰,像学生的暑假(2个半月左右),所有学校都不会留任何的假期作业,这是为了让学生从课外学到实在经验,让学生能真正获得休息的同时,有选择性地自主学习为目的,实际效果来看,确实给了学生大脑和身心非常好的影响。

另外,芬兰学校灌输给学生的意识也和中国的完全不一样——学习不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应付考试,为了面子,而是为了生存下去的非常重要的事。

是的,只是为了生存——德国也是这么实施教育的,所以德国的蓝领技术的学习比学经济学法律等更吃香,更受欢迎,学的人更多,原因和芬兰等北欧诸国的教育方针一样。

这种教育意识,特别会反应在学生,每天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意欲上,和中国的现状会大不相同。


学生、老师、父母,哪一方都大认可!

芬兰的进行「综合学习」老师们都说,

开始实施这样的综合学习时,最初要跨出第一步确实很难,但是一旦开始后再想回到原来的教学方法上,已经不可能回去了。

据统计,老师、学生、父母,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大认可「综合学习」的效果,其中信赖度和满足度最高的是父母,而且高的吓死人。

理由是,学习可以和学生将来的深灰生活之间关联,学生获得的都是实用且有用的知识和经验,最主要的是大部分的学生都自发地感兴趣地加入到“认真学”的队伍中,父母所期待的孩子在学习上的改变,短期内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就获得了回报,对此所有的父母都非常安心。

「综合学习」是技术和知识和个人的内在成长,都可预见的教学和学习的方式,它不使用科目,而是以主题为焦点进行综合多方面知识的汇总学习,是符合现代多变的时代需求和教育需求的方式。

我的解释:

中国的父母不可能按照这个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后还要做大量回家作业,甚至要马不停蹄地去参加各种培训辅导班,时间上也不可能充裕,但是至少这种思考方式给了我们父母一个有力的参考,或许聪明点的父母可以从中挖掘出自己的一套好的培育孩子的方案,孩子要学的是真正有用的知识、思考方式和各种能力,而不是“应试虫”。

最后说一句,我在读小学初中高中时,读书成绩好的同学都在上班打工,而不喜欢读书成绩差的学生很多自己做公司,而且都开得有声有色......


【一句话】

中国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改变一下培育孩子的思路,不要盲目跟进(比如人家都在上奥数,所以我孩子也要上奥数等),不要受教育商家的“蛊惑”,找到正确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界最高的教育水准!芬兰实践的「综合学习」给中国每个父母的痛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