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村野童趣(五)3

新村小学距我家三四华里,走读。风雨无阻。

作者2019年10月3日拍摄于新疆交河故城

村子里的一帮男孩,一边玩耍一边往学校走去。村子西头大点的李姓男孩,带来一副扑克,挑选32张牌,招呼我们几个坐在生产队的草堆前赌博,壹分两分伍分钱推庄。这就是直接升级到赌钱了。

玩的开心就把时间忘记了。等反应过来,跑步到学校的时候,上课铃声已经响过三遍。本想乘老师面向黑板的时候偷偷溜进教室,结果老师一个转身,被发现了。就被罚站,低着头,面向同学站在黑板的旁边。教物理的吴老师还低下头,倾听我的呼吸声是不是急促,是不是跑过来的,真是丢死人了。

有一次,轮到打扫卫生,要带上脸盆到学校抹桌子。李姓同学说,灌老鼠洞玩吧?就抢过脸盆去水塘装水,在收割后的田里找寻老鼠洞。人们常说狡兔三窟,其实老鼠洞也是有进出口的。在灌水的时候,我们要派人守住另外的口子,剩下的就是等待老鼠出洞了。在没带脸盆的时候,也会拔来枯草,点火烟熏。其实,我们也就是想满足一下能决定老鼠生死的一种扭曲的心理。

一个姓喻的同学,被老师批评过学习不好吧。就跟妈妈说不想去上课了,他妈妈是个要强的女人,肯定不答应。母子吵得不可开交,孩子也不是善茬,采取消极的办法对抗。天天按时出去,在村头马路边玩耍,等待我们下课再一块回家。这样过了几天,被妈妈知道了,又大吵了一通。同学大声争辩:我不给你读书,读死你去!终于争取到了不读书的“权利”,辍学了,回乡种田。

他超生的儿子同我女儿一般大,因超生罚款1500元,被冠以绰号“一千五”。

孙老师的学问很好,懂音乐,能拉二胡,整天笑呵呵的,但是没有杀气,管不住学生,课堂纪律一塌糊涂。曾经安排其教数学,结果学生都爬到桌子上,课程也没法上,学校就安排教音乐,课堂就热闹了,这也就跟音乐课程合拍了。但我还是没有学会简谱,更别说五线谱了,成了音乐盲。

背课文和写作文是语文课最让人揪心的事情,特别是后者。通常一篇作文要规定字数,比如至少五百字。写不出来有两种办法过关,一种是找范文模仿,一种是写一些废话,以达到增加字数的目的。万志明老师在课堂上讲评作文,就念了两篇。一篇作文提到吃“窝窝头”,我们感到诧异,不知是什么食品,老师批评说,抄袭的时候也不会改一改,这种北方的食品在我们南方听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见过了。另一篇作文就是直接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加了无数个“的”,读起来拗口又怪异,老师读着读着就骂道,你是日本人吗,学生们都觉得好笑,但是没人敢笑出声来。

在新村小学接触的人要多一些。有一天借到了一本繁体字竖版的《西游记》,文GE中没有烧毁的旧书。高兴坏了,就着油灯,借助字典,连猜带蒙,磕磕绊绊地阅读着,内心被妖魔鬼怪折腾的百爪挠心,繁体字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接触的。在1988年江西大学夜大学读《中国历史文选》的时候,对繁体字就不是特别陌生。我问过别人什么时候认识繁体字的,说是港台来的卡拉OK中文字幕。还记得有一件事,是高空气球飘过来的传单,见过一两次,小张的卡片纸,彩色印刷,非常的精美,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精美的印刷品,用的也是繁体字。

桌上放着一把纳鞋底的镊子,妈妈坐在旁边纳着鞋底,一会儿拿针在头皮上蹭一下,一会拿针在油灯的火苗上拨去灯花。一副慈祥的样子。妈妈还用一种怪异的言语鼓励我读书。说如果我好好读书,连肉都舍得割下给我吃。很瘆人的话语,表达了一种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和支持,可怜天下父母心呀。

妈妈房间的桌子上,有一个瓷器小缸。里面放有一种叫“海宝”(红茶菌)的软体生物。白色球状,在糖水里成活,用白糖水泡着,它就会长。饲养“海宝”的液体据说是能治疗咳嗽,那味道酸酸甜甜的。用勺子瓢食,挺好吃,现在见不到了。

到了不怎么“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村里的媳妇、姑娘们会挑着脚盆去细河割鸡莲子(芡实)。用镰刀割下来,带回家剥开外面带刺的表皮,去掉鸡莲子滑滑的胞衣,晒干卖钱,也是一份收入。妈妈见到别人的收入也眼红,割过几次。估计是不会游泳,太危险,就没有再干了,但家里的脚盆会经常被别人借去。

鸡莲子滑滑的胞衣像石榴一样,果实的味道就不同。吃的时候,满嘴冒着白色的沫子,是淀粉。果实晒干磨成粉末,叫芡实粉。跟藕粉一个样子,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野生的金银花生长在沟坎旁边荆棘丛生的所在,勤快的村民摘来晾晒,卖给供销合作社,也是一份不小的进项。

当时没有被套,是一块大的床单包裹被子,叫被单。在被子的中间放块被面。殷实的家庭被面是绸缎,杭州的绸缎品质最佳,后来流行过七彩绸缎的被面。一般的人家被面就是一块花布,甚至都打上补丁。

被单浆洗后,包裹棉被的工作老家叫“篸被火”。婆婆会把饭桌腾空,搬来四条条凳,叠成两条一组,放在饭桌的南面,加长桌面。把被单放在桌子上,我同婆婆把棉被摊开放在上面,在再中间放上被面,四个角按照45度折叠好,有点像是包书皮。婆婆就会叫:细宝,穿针。婆婆老花,眼神就不好了,又没有老花镜,穿针的活计就是我来。用一根很大的针,穿上长长的棉线,双线缝合着。

现在家里还有几床带条纹的白色床单,放在柜子里很长时间了,占地方。有一天,心血来潮,就找根拉链,用表弟帮买来的老式“蜜蜂”牌缝纫机做了两个被套,缝纫机安装了小学龚同学送的小电机,方便快捷,做好后却很少使用,好像不受待见,也就不再热心了。


第一章 涂家围子(上):1  2  3  4  5  6    第二章 涂家围子(下):1  2  3  4  5  6


第三章 搬迁到下赋策  :1  2  3  4              第四章 村野童趣(一):1  2  3  4  5  6


第五章 村野童趣(二):1  2  3  4  5  6     第六章村野童趣(三):1  2  3  4  5  6


第七章 村野童趣(四):1  2  3  4  5         第八章 村野童趣(五):1  2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八章 村野童趣(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