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流落民间的四块翡翠,如今成为中国四大“国宝”!

  翡翠是大家常见的一种珠宝玉石,经常会被做成个各种的挂件或者摆件在市场上销售,发展空间极大,喜欢它的人多,慈禧当属于翡翠爱好者中的第一人!热衷珠宝的她,是个地道的翡翠发烧友。其所居住的长春宫里到处可以见到各种翡翠玉器。

  在慈禧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翡翠制品,用膳有翡翠玉筷,饮茶有翡翠盖碗儿,头发上插的是翡翠簪子,耳朵上挂的是翡翠耳环,手指上戴的是翡翠戒指,手腕上也少不了翡翠镯子,把玩的是翡翠白菜,更甚的是在其死后,陪葬品大多也都是极品翡翠。由此可以看出慈禧对翡翠的喜爱。

  今天要说的这四大翡翠国宝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而这段历史恰好和慈禧有关的。

  在慈禧60大寿的时候,身边的官员知道她喜欢翡翠,为了讨好慈禧,于是不惜花费重金寻找了四块极品翡翠原石,专门进贡给慈禧。

  但是由于慈禧翡翠太多,这四块翡翠原石一直放在颐和园中堆积灰尘,除去少量的切割制作,大部分还是完整形态。

  后来大清亡了。在不断的战火中这四块极品翡翠原石下落不明。

  1949年,解放军在黄浦江岸发现了这四块翡翠原石,上报上级领导,将翡翠原石运到了北京,交过国家处理。

  周总理看到原石后很是重视,经过商议,决定将这四块翡翠原石雕刻成翡翠工艺品。

  随后制定了“86工程”,邀请了著名玉雕师王树森等60多人进行雕刻。当时,周总理亲自指导,两位副总理一起督造。

  翡翠原石最大一块重达300多斤,最小一块也有200多斤重,雕刻什么好,怎么雕刻成为了玉雕师们的难题。

  最后,进过多次方案的否决,再制作,修改,终于定下了最终的雕刻方案。

  方案有了就开始雕刻,60多位玉雕师日以夜继,认真雕刻,经过六年的努力,倾尽玉雕师心血的翡翠国宝完成了!

  来欣赏一下最终的成果:

  景观:《岱岳奇观》

  高78厘米,宽83厘米,厚50厘米,重363.8公斤。这件作品以珍贵的翠绿充分表现泰山正面的景色,突出了十八盘、玉皇顶、云步桥等奇景,显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和深邃意境。

  花薰:《含香聚瑞》

  高71厘米、宽56厘米、厚40厘米,重274公斤。薰的主身是以两个半圆合成的圆球体,集圆雕、深浅蓝浮雕、镂空雕于一体,综合体现了中国当代琢玉技艺无可比拟的高、精、尖水平。

  花篮:《群芳览胜》

  篮高64厘米,其中满插牡丹、菊花、月季、山茶等四季香花,是当今世界最高大的一个翡翠花篮。这只篮上的两条玉链各40厘米长,各含32个玉环。玉雕大师足足花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才完成。

  插屏:《四海腾欢》

  高74厘米,宽146.4厘米、厚1.8厘米,插屏整个画面以中国传统题材"龙"为主题,9条翠绿色巨龙,在白茫茫的云海里恣意翻滚,气势磅礴,是当今世界上最高大的一个翡翠插屏!

  这四大翡翠国宝,现陈列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的“珍宝馆”中,在1990年还曾获得国务院嘉奖的中国艺术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

  看着雕工精湛的翡翠,是不是很震撼,有没有大饱眼福?

  这么优秀的翡翠雕刻,是技艺的展示,是民族的骄傲,是国家的骄傲!

  对于玉雕师们的辛苦,国家对他们进行嘉奖。然而在嘉奖前夕,王树森得意大弟子陈长海因劳累过度去世,王树森得知消息,伤心不已,不久之后也在家中去世。

  为了四大国宝,玉雕师们不仅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还有宝贵的生命!他们值得我们钦佩和怀念!

  当你在美术馆看到这四大翡翠国宝,在震撼的同时,请大家不要忘记无数匠人的默默付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慈禧流落民间的四块翡翠,如今成为中国四大“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