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IOC介绍与4种注入方式

Spring IOC介绍

spring的核心思想是IOC和AOP,IOC-控制反转,是一个重要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法则来消减计算机程序的耦合问题,控制反转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依赖注入和依赖查找,依赖什么?为什么需要依赖?注入什么?控制什么?依赖注入和控制反转是一样的概念吗?接触新的知识,小编的脑袋中全是大大的问号,不过没有关系,今天这篇博文,小编主要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在spring IOC中依赖注入的方法。

依赖注入和控制反转,目的是为了使类与类之间解耦合,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a、参与者都有谁?

b、依赖:谁依赖谁?为什么需要依赖?

c、注入:谁注入谁?又注入了什么呢?

d、控制反转:谁控制谁?控制什么?为什么叫反转呢?存在正转吗?

e、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是同一个概念吗?我们需要弄明白上面的问题,这样对于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的理解有大大的帮助。

首先:第一个问题,参与者都有谁? 1)对象
2)IOC/DI容器
3)某个对象的外部资源
第二问题:依赖,谁依赖谁?为什么需要依赖? 依赖嘛,很好理解的,对象依赖于IOC/DI容器,至于为什么要依赖呢?对象需要IOC/DI容器来提供对象需要的外部资源。
第三个问题:注入,谁注入谁?又注入了什么呢? 显而易见是IOC/DI容器注入对象,注入了what呢?肯定注入的是某个需要的东西那就是注入对象所需要的资源,肯定不会注入无关紧要的内容,你说呢?
第四个问题:控制反转,谁控制谁?控制什么?为什么叫反转呢?存在正转吗? 控制反转,控制什么?肯定是IOC/DI容器控制对象,主要是控制对象实例的创建,反转是相对于正向而言的,那么什么算是正向的呢?考虑一下常规情况下的应用程序,如果要在A里面使用C,你会怎么做呢?当然是直接去创建C的对象,也就是说,是在A类中主动去获取所需要的外部资源C,这种情况被称为正向的。那么什么是反向呢?就是A类不再主动去获取C,而是被动等待,等待IoC/DI的容器获取一个C的实例,然后反向的注入到A类中。
第五个问题: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式同一个概念吗? 依赖注入和控制反转是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描述,从某个方面讲,就是它们描述的角度不同。依赖注入是从应用程序的角度在描述,可以把依赖注入描述完整点:应用程序依赖容器创建并注入它所需要的外部资源;而控制反转是从容器的角度在描述,描述完整点:容器控制应用程序,由容器反向的向应用程序注入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外部资源。


4种注入方式

了解了这些基本的概念,弄明白她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接着小编来重点介绍一下依赖注入,在spring ioc中有四种依赖注入,分别是:

a.接口注入

b.setter方法注入

c.构造方法注入

d.注解方式注入
接着小编对这三种注入方式一一进行讲解,通过demo的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小伙伴们更好的理解,不足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接口注入

public class ClassA {  
  private InterfaceB clzB;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Ojbect obj = Class.forName(Config.BImplementation).newInstance();  
    clzB = (InterfaceB)obj;  
    clzB.doIt();   
  }  
……  

解释一下上述的代码部分,ClassA依赖于InterfaceB的实现,我们如何获得InterfaceB的实现实例呢?传统的方法是在代码中创建 InterfaceB实现类的实例,并将赋予clzB.这样一来,ClassA在编译期即依赖于InterfaceB的实现。为了将调用者与实现者在编译期分离,于是有了上面的代码。我们根据预先在配置文件中设定的实现类的类名(Config.BImplementation),动态加载实现类,并通过InterfaceB强制转型后为ClassA所用,这就是接口注入的一个最原始的雏形。


setter方法注入

setter注入模式在实际开发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setter方法更加直观,我们来看一下spring的配置文件: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setter表示依赖关系的写法

import com.tgb.spring.dao.UserDao;    
    
public class UserManagerImpl implements UserManager{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使用设值方式赋值    
    public void setUserDao(UserDao userDao) {    
        this.userDao = userDao;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User(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    
    
        userDao.addUser(userName, password);    
    }    
}    

构造器注入

构造器注入,即通过构造函数完成依赖关系的设定。我们看一下spring的配置文件:

    
        
        
            
            
        
            
            
            
                
                
                
        
                
            
            
        

我们再来看一下,构造器表示依赖关系的写法,代码如下所示:

import com.tgb.spring.dao.UserDao;    
    
    public class UserManagerImpl implements UserManager{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使用构造方式赋值    
        public UserManagerImpl(UserDao userDao) {    
            this.userDao = userDao;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User(String userName, String password) {    
        
            userDao.addUser(userName, password);    
        }    
    }    

使用字段(Filed)注入(用注解方式)

在Spring中,注入依赖对象可以采用手工装配或自动装配,在实际应用开发中建议使用手工装配,因为自动装配会产生许多未知情况,开发人员无法预见最终的装配结果。

手工装配依赖对象又分为两种方式:

一种是在XML文件中,通过在bean节点下配置;如上面讲到的使用属性的setter方法注入依赖对象和使用构造器方法注入依赖对象都是这种方式。

另一种就是在java代码中使用注解的方式进行装配,在代码中加入@Resource或者@Autowired、

  • Autowired是自动注入,自动从spring的上下文找到合适的bean来注入
  • Resource用来指定名称注入
  • Qualifier和Autowired配合使用,指定bean的名称,如
@Autowired  
@Qualifier("userDAO")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怎样使用注解的方式来为某个bena注入依赖对象呢?

首先,我们需要在Spring容器的配置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l文件中配置以下信息,该信心是一个Spring配置文件的模板:

  
  
  
  
  

注意:只有配置了红色部分的代码才可以引入注解的命名空间,否则报错。

以上的配置隐式的注册了多个对注释进行解析的处理器:Autowired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Common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

PersistenceAnnotationBeanPostProcessor等。

其次,在配置文件中打开节点,告诉Spring容器可以用注解的方式注入依赖对象;其在配置文件中的代码如下:

  
  
……  
  
  
  
……  
  
  

第三,在配置文件中配置bean对象,如下:

  
  
  

第四,在需要依赖注入的BIZ类中,声明一个依赖对象,不用生成该依赖对象的setter方法,并且为该对象添加注解:

public class UserBizImpl implements UserBiz {  
   @Resource(name="userDao")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 null; 
   public void addUser() {  
          this.userDao.addUser();  
   }  
}  

其中,在Java代码中可以使用@Autowired或@Resource注解方式进行Spring的依赖注入。两者的区别是:@Autowired默认按类型装配,@Resource默认按名称装配,当找不到与名称匹配的bean时,才会按类型装配。

比如:我们用@Autowired为上面的代码UserDAO接口的实例对象进行注解,它会到Spring容器中去寻找与UserDAO对象相匹配的类型,如果找到该类型则将该类型注入到userdao字段中;

如果用@Resource进行依赖注入,它先会根据指定的name属性去Spring容器中寻找与该名称匹配的类型,例如:@Resource(name="userDao"),如果没有找到该名称,则会按照类型去寻找,找到之后,会对字段userDao进行注入。

通常我们使用@Resource。

使用注解注入依赖对象不用再在代码中写依赖对象的setter方法或者该类的构造方法,并且不用再配置文件中配置大量的依赖对象,使代码更加简洁,清晰,易于维护。

在Spring IOC编程的实际开发中推荐使用注解的方式进行依赖注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spring,java,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