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4

后来,我细细地盘点听过的一些名师。我把目光锁定在了支玉恒、于永正、贾志敏身上。支玉恒老师设计的纵横捭阖,于老师上课的幽默亲和,贾志敏老师上课的严谨扎实,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像粉丝追踪偶像一样,锁定这三位名师的课。凡是有他们参与的教学观摩活动,无论公费还是自费,只要财力和脚力足够,我几乎一场不落。

听了课,不过瘾。我又找来这几位名师的教学实录,一遍一遍地阅读,一遍一遍地摘抄。每一节课都抄过至少一遍。有的课,我甚至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抄实录,不过瘾。于是找来录像课细细研究。研究实录或录像,我有两个绝招。

一是微格研究。从“导课艺术”、“问题设计”、“理答技巧”、“朗读指导”、“课堂激励”、“读写结合”、“结课艺术”等维度,归类研究,提取策略。

二是还原研究。试着将名师的课堂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再在“教学设计”的边上,写出“设计意图”。就这样,实录——设计——理念,一步一步逼近名师教学设计的内核。现在想来,研究名师实录的过程,实际上相当于练习书法的“读帖”。“读帖”久了,写字就有了心得。教书亦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