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ean作用域和生命周期总结

  • Bean简介:

        Spring中,那些组成你应用程序的主体(backbone)及由Spring IoC容器所管理的对象,被称之为bean。 简单地讲,bean就是由Spring容器初始化、装配及管理的对象,除此之外,bean就与应用程序中的其他对象没有什么区别了。 而bean定义以及bean相互间的依赖关系将通过配置元数据来描述。

  • Bean的作用域

   Spring 3中为Bean定义了5中作用域,分别为singleton(单例)、prototype(原型)、request、session和global session,5种作用域说明如下:

  1. singleton:单例模式,Spring IoC容器中只会存在一个共享的Bean实例,无论有多少个Bean引用它,始终指向同一对象。Singleton作用域是Spring中的缺省作用域,也可以显示的将Bean定义为singleton模式,配置为:
  2. prototype:原型模式,每次通过Spring容器获取prototype定义的bean时,容器都将创建一个新的Bean实例,每个Bean实例都有自己的属性和状态,而singleton全局只有一个对象。根据经验,对有状态的bean使用prototype作用域,而对无状态的bean使用singleton作用域。
  3. request:在一次Http请求中,容器会返回该Bean的同一实例。而对不同的Http请求则会产生新的Bean,而且该bean仅在当前Http Request内有效。
    • ,针对每一次Http请求,Spring容器根据该bean的定义创建一个全新的实例,且该实例仅在当前Http请求内有效,而其它请求无法看到当前请求中状态的变化,当当前Http请求结束,该bean实例也将会被销毁。
  4. session:在一次Http Session中,容器会返回该Bean的同一实例。而对不同的Session请求则会创建新的实例,该bean实例仅在当前Session内有效。
    • ,同Http请求相同,每一次session请求创建新的实例,而不同的实例之间不共享属性,且实例仅在自己的session请求内有效,请求结束,则实例将被销毁。
  5. global Session:在一个全局的Http Session中,容器会返回该Bean的同一个实例,仅在使用portlet context时有效。
总结bean的作用域

其中比较常用的是singleton和prototype两种作用域。对于singleton作用域的Bean,每次请求该Bean都将获得相同的实例。容器负责跟踪Bean实例的状态,负责维护Bean实例的生命周期行为;如果一个Bean被设置成prototype作用域,程序每次请求该id的Bean,Spring都会新建一个Bean实例,然后返回给程序。在这种情况下,Spring容器仅仅使用new 关键字创建Bean实例,一旦创建成功,容器不在跟踪实例,也不会维护Bean实例的状态。

  如果不指定Bean的作用域,Spring默认使用singleton作用域。Java在创建Java实例时,需要进行内存申请;销毁实例时,需要完成垃圾回收,这些工作都会导致系统开销的增加。因此,prototype作用域Bean的创建、销毁代价比较大。而singleton作用域的Bean实例一旦创建成功,可以重复使用。因此,除非必要,否则尽量避免将Bean被设置成prototype作用域。


  • Bean的生命周期

  经过如上对Bean作用域的介绍,接下来将在Bean作用域的基础上讲解Bean的生命周期。

  Spring容器可以管理singleton作用域下Bean的生命周期,在此作用域下,Spring能够精确地知道Bean何时被创建,何时初始化完成,以及何时被销毁。而对于prototype作用域的Bean,Spring只负责创建,当容器创建了Bean的实例后,Bean的实例就交给了客户端的代码管理,Spring容器将不再跟踪其生命周期,并且不会管理那些被配置成prototype作用域的Bean的生命周期。Spring中Bean的生命周期的执行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读者可以利用Spring提供的方法来定制Bean的创建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spring bean作用域和生命周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