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关注过去10来年的技术趋势,很容易认为低代码/无代码编程平台是最引人注目的创新之一。
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虽然说低代码/无代码在近几年成为爆发式流行趋势,但从编程视角去看,这个历史发展战线就会被拉的很长:
到底是谁创建了第一个低代码或无代码编程平台或框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它取决于如何定义低代码和无代码。
如果是单纯将低代码/无代码理解为“显著减少编写代码所需工作量的编程解决方案”,那么像Fortan和COBOL等在内的第一代高级编程语言都是近似于低代码平台的东西。
因为它们使开发人员不必编写晦涩难懂的机器代码来编写应用程序。
虽然现在大多数程序员并不会认为 Fortran 和 COBOL 等语言是低代码,因为必须编写大量代码才能使用这些语言进行编程。
但是当这些语言在 1950 年代出现时,在当时的开发人员中确实感觉像是低代码解决方案。
低代码和无代码编程的另一个重大飞跃是 Apple 在 1987 年发布的 HyperCard。
HyperCard 是一个开发平台和框架,允许程序员在不编写任何代码的情况下构建相当复杂的应用程序。
他们可以使用图形菜单定义界面和功能。
HyperCard 还支持需要代码级控制的开发人员编写脚本,但它并不需要它。
HyperCard 的创建者比尔·阿特金森 (Bill Atkinson) 称其为<span class="nolink">“非程序员”可以在>没有高级技术技能的情况下使用“组合交互式信息”的平台。
现在很多人说低代码是“冷饭热炒”、“旧瓶装新水”,其实这种说法不是完全空穴来风。
尽管 HyperCard 的发布在当时是成功的,但并没有引起很大轰动,Apple 于 1998 年停止了开发。如今的开发人员大多数应该都不知道这个平台。
这种“遗忘”也为开发平台供应商创造了一个机会,成为他们再次重新开发低代码和无代码平台的前提。这种趋势在 2014 年就已经开始,也就是大家熟知的——
Forrester 在2014年创造了“低代码”一词。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编程语言的发展——
Web 应用程序变得更加流行,浏览器变得更加复杂,开发人员开始使用更小更简单的脚本来完成更简单的任务,不再执着于拥有完整的编程语言,而是专注于功能。
如果一种语言可以做一件事,并且做得很好,那它就是有用的。应用程序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开发,并且语言必须足够简单。
这是快速应用程序开发和低代码等概念真正开始的时候。
现代语言专注于帮助开发人员加快开发过程,PHP、JavaScript 和 Python 就是很好的例子。
2014年,Forrester 提出了“低代码”这个词,Gartner将“低代码”介绍给大众。
他们对低代码的定义非常相似。先来看看Forrester 的定义:
“低代码平台能够以最少的手动编码和最少的设置、培训和部署前期投资实现业务应用程序的快速交付”
Gartner 也有类似的定义:
“低代码开发既描述了从代码中抽象出来的平台,又提供了一套集成的工具来加速应用程序的交付”
Gartner曾在报告中预测:2021年市场对于应用开发的需求将5倍于IT公司的产能。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图为低代码开发技术收入(单位:百万美元)
如今经济下行,更多企业开始进行数字化转型:
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为低代码提供了技术支持:
Forrester的报告显示: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市场将从2015年的17亿美金增长到2020年的155亿美金,预计到2020年,75%的应用程序将在低代码平台中开发:
以上。凭短短这一篇文章,完全不能窥见低代码的百分之一,更多相关知识也欢迎各位老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