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歌剧院: «Agon»和«Grand Miroir»

«Agon» (图1-3)

这是我第一次观看Balanchine的这部作品。剧目被分成数个小段。除了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为群舞外,其它小段都只有两三位舞者。Stravinsky的音乐对编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无布景和简单的着装,将观众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舞者的动作上。

形式语言完全成为主导。简介封面甚至渗透了Mondrian的作品~ 整部作品像是一部高难度舞蹈研习生练级必修课。看似简单的编舞其实要求舞者必须要有极强控制身体的能力才能使每个动作表达到位。

巴黎歌剧院: «Agon»和«Grand Miroir»_第1张图片
«Agon»

巴黎歌剧院: «Agon»和«Grand Miroir»_第2张图片
«Agon»

巴黎歌剧院: «Agon»和«Grand Miroir»_第3张图片
«Agon»

«Grand Miroir» (图4-9)

这是与巴黎歌剧院有着良好关系的日本著名编舞家敕史川原三郎(Saburo Teshigawara)的新作。舞蹈和音乐都十分新。乐曲是Esa-Pekka在2009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今晚的第一小提琴是同样来自日本的女小提琴家内晶子(Akiko Suwanai)。

巴黎歌剧院: «Agon»和«Grand Miroir»_第4张图片
«Grand Miroir»

官方简介上说,每年歌剧院编排剧目所要考虑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比较"。这部«Grand miroir»和之前的«Agon»完美地诠释了这种比较精神。前者简约精巧理性,后者复杂绚丽情绪化。不管ST的其它作品,这部«Grand miroir»是值得反复观看的。虽然他撰写的那些像诗句一样的解释文字我完全看不明白,但他的舞台上灯光运用和肢体语言,以及被涂成不同颜色的身体...我完全懂了。

巴黎歌剧院: «Agon»和«Grand Miroir»_第5张图片
«Grand Miroir»

然而,假如它让你产生了idealism的想法,那一定是思绪跑偏了... 它其实是在formalism和idealism之间徘徊。有那么一刻,当舞台正中央被灯光打出一个黑洞时,我几乎完全被这个作品感动到了。但这股力量并没有持续。尤其是当工作人员们为压轴大戏«春之祭»开始在舞台上铺设泥土时,我便意识到ST的那些只不是又是一些套路罢了...

巴黎歌剧院: «Agon»和«Grand Miroir»_第6张图片
«Grand Miroir»

巴黎歌剧院: «Agon»和«Grand Miroir»_第7张图片
«Grand Miroir»

巴黎歌剧院: «Agon»和«Grand Miroir»_第8张图片
«Grand Miroir»

巴黎歌剧院: «Agon»和«Grand Miroir»_第9张图片
«Grand Miroir»

你可能感兴趣的:(巴黎歌剧院: «Agon»和«Grand Miro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