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敏捷项目管理平台TAPD初探

腾讯开发了自己的敏捷项目管理工具 TAPD,整个工具类似于ThoughtWorks的Mingle;同时借鉴了jetbrains的youtrack。由于不是腾讯的内部人员,所以整体都是通过网上的信息拼凑起来的。

一、主要作用

  1. 对TAPD平台的Story、Bug、Task的作用进行明确划分。在此前对TAPD的使用中,对三个工具的使用有些混乱,经常出现将需求提在Bug列表中的情况。后续建议将这三个工具的职能进行划分,严格区分三者的作用,一来提高对工具的使用效率,二来也利于后续数据统计时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和统计效率。
  2. 对电子流中各环节进行规范。在利用TAPD电子流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样既可以提高沟通效率,也方便数据的保存和归档,后续在查阅时也方便查找。因此需要各环节负责人提高问题描述的质量,流程中相关干系人也需对自己负责方面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补充完善,从而确保内容的完整。此外,对流程中每个人的角色需要进行明确。谁是story的发起者,谁是bug的发起者,谁是task的发起者,谁是下一步的处理人,谁是被抄送人,都需要进行明确,必要的话也需要有规范进行约束。除了以上这些,对电子流中的公有数据的维护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项目信息、版本信息、模块信息以及其他信息,什么时候新建,由谁新建,由谁进行维护,都需要明确。信息的格式、信息代表的意义,也需要周知项目全体。
  3. 通过模板规范单据内容。在参考了其他项目的经验时我们看到,很多成熟的项目在使用电子流的过程中,有一套可以让他们工作的更有效率的模板。通过模板,电子流的相关参与人就能很明确的知晓自己将要在电子流中录入什么内容。这样做的好处,一是方便填写单据时对内容的归类整理,避免对内容的漏填;二是对单据中的内容可以一目了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能够形成一种规范,有利于数据的整理和问题的定位。在对模板的使用前,我们需要做好如下准备工作:对项目的业务模块进行重新划分,对版本号进行设计(之前的版本号有点形同虚设的感觉),对列表中的显示字段进行归类(避免信息的不足和冗余),对模板中的信息粒度进行界定(从而决定模板中的内容该有哪些部分)等。
  4. 其他流程中需要改进的部分。除了加强对TAPD工具中各数据的有效利用,还需要定期对近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回顾。回顾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此期间的版本进行回顾总结,收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后续的改进方法,遗留问题的汇总整理,并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规划排期。

二、界面组成

tapd

  • 蓝:产品管理、项目管理是分开的,是明确的显性的。UG是被管理的
  • 粉:时间线 是什么意思?
  • 紫:有迭代,并且“关闭”的概念是有用的。
  • 绿:在其管理中,有分“模块”的管理概念。
  • 橘红:需求和任务是分开的,,需求(故事)是被分解到了“任务”的。
  • 咖啡:故事是故事,任务是任务,,混排在一起,但是明确区分的。
  • 黑:故事或任务的标题就是口水话。但其中应该涉及具体的内容。
  • 粉红:有优先级,没有重要度。
  • 其他:有“负责人”,时间(开始和结束)

三、功能点介绍

1、需求模板可配置

TAPD是腾讯整个公司都在使用的敏捷迭代管理工具,其中提需求的样式各种各样,如果规定所有的需求格式都一样,就会产生干扰信息,TAPD的做法可对需求配置模板。同事拆分了需求的提交。即设计的需求和开发的需求是完全独立的,这样就可以让每个角色明确知道自己要做哪些内容。

2、便的排期工具

管理者可在排期表中对处理人、处理时间等进行排期,并调用相关的邮件接口,直接将排期表发送给相关的人员。

3、确定验收平台

可通过调用邮件发送确定内容。

Related posts:

  1. 项目管理之工作分解结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经理,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