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录(4月4日 晴)

图片发自App



      读书笔记: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四)

      苦难的概念在尼采的哲学中很重要,他认为只有沉浸在最深沉的苦难中的人才能从中体会短暂的幸福。苦难让我们思考和敬畏,没有经历苦难的过程就体会不出真正的快乐与平和。苦难是一种能让人生厚重,又能明晰细节的染色剂,它不是迫使人下坠的重力。尼采仇视重力,因为重力阻碍飞翔。

      尼采对于沉默有一种执念,沉默象征着智慧,或者智慧的表现就是沉默。对于沉默,他从来不吝赞美:“岩石选择沉静,树木睿智地无言。向你一直都挚爱着的那棵繁茂的树学习一下吧,它永远都安静地倾听,在海面上俯首。”但他从不主张对于真理的沉默,想想我们的社会中有多少英雄是死于群氓的沉默的?沉默的真理无异于剧毒。沉默只有在作为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时才是值得赞扬的,假如被当成行为来提倡,它就是罪恶。

      尼采通过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劝导我们要懂得反刍,不论是集体的历史,还是个人的记忆,都需要在不断的回溯中找到自身。奥德修斯在返乡路程中的第一难便是”忘忧果的诱惑”,就像卡尔维诺论述的,荷马这样的情节安排不无道理,对奥德修斯最大的考验就是面对失去记忆的危险。从中可以理解尼采所谓的“反刍的重要性”,假如人类不懂得反刍历史与记忆,即便赢得了全世界也毫无意义。

      我们要爱遥远的人,是基于他认为人无法忍受自己的不足,宁可把自己的爱赋予邻人。可为什么我还是觉得爱邻人更难?我们容易把自己的特点投射在离我们近的人身上,越是离我们近的人越会成为我们的镜子,而本能总是让我们回避自己的真相。可能对于我来说,抽象地去爱人要比近距离爱人更为容易。

      某位“智者”关于睡眠与德行的演讲,这里面“好睡眠”是个意象,表达着“追求德行的目的是让自己良心安稳”。尼采对他的评价是“假使生命真的没有意义的话,这种做法尚且称得上明智”。从中判断,尼采认为人生是有意义的。意义是什么?第一章就提出的“超人”。人是必须要超越的东西,尼采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超越人。没有论证,只有论断,说实话不一定科学,不一定正确,但是读起来酣畅淋漓,又发人省醒。

      读尼采的书,不一定要相信他,但是真的可以促使你思考些什么。也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志气。“人活着的目的是超越人的范畴”,多么令人着迷的想法啊。


日新录(4月4日 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新录(4月4日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