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5@用朴素的心祝愿

20170215@用朴素的心祝愿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小的时候,极不喜欢她。因为她实在重男轻女。

年轻的时候,不再不喜欢她,但说不上来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若有若无的。

10年前,她住到镇上来,与我母亲住得近了,来我母亲家的次数开始多了一些。我会愿意在一个十分近的距离内看着她。

保存在记忆中的那些童年时代的所有不开心在渐渐模糊之后变得不重要了。在我一次次回到家乡之后,她也似乎愿意和我们说说话。

她会告诉我,农历9月29,她刚刚去庙里烧香拜过观音菩萨。她笑着,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十年前,她八十八岁,难以充分想象她所经历的一切。重要的是,年老之后坐在阳光下,她脸上的线条开始柔和一些。听她说有关观音菩萨的2月19、6月19;看她眯缝着双眼说着她前几天造访的佛友;看她常常游离于我和母亲的话题而自言自语地微笑。

她年轻时的严苛、好强、利索似乎隐藏了起来。母亲说,心底大概是寂寞的。她会在我和我母亲说话的时候,突然打住,凝视着阳光下阳台的一角,在回忆着什么,片刻之后,又突然加入我们,还自顾自地说:“噢!”

我和母亲因为说着什么笑着的时候,她也笑着,然后,会问我:“最近身体好不好?”尽管这样的话,她会在很短的时间里问上几遍,我仍然不厌其烦地回答:“挺好的!”


我用夹子把大核桃夹碎了,剔出完整的核桃肉给她吃。她托着,挑了一块小的,放进嘴里,细细品尝之后,说:“这是今年新鲜的核桃,有核桃味!”

然后,她挑出一块大的,递给我,要我尝尝。当她的手递到我的嘴边,我有些不习惯,不知道该不该张嘴。

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和她这样亲密过,但她似乎没有觉察我的一丝犹豫,她以一种极其自然的姿态,把核桃塞进了我的嘴里,还说着:“多吃点,多吃点!”那瞬间,我的心里是暖的。尽管那样的场景只出现过一次,但我却会记得那么清楚。


我后来宁愿相信,也许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对我的种种,都是无意识的行为,或者,在她的心里,原本也是有些疼爱的。那么在她老去的岁月里,我们彼此逐渐亲近一些,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这种疼爱,即使到得那么迟,即使到得让我有些不习惯,我仍然愿意接受它,就像我愿意在一个安静的午后里,陪着她坐着,轻声说着话,默默念着她的好,用朴素的心祝愿她安康每一天。

去年冬季,她住院,我去陪了一夜。九十七岁高龄的外婆,干瘦的身体埋在被子里,几乎看不见。

之前我还说她逆生长,一头白发之下竟然生出了黑头发,然而住院时又是一片白霜。她像小孩一样,要喂饭,要喂水,要换尿不湿……无法翻身,无法坐起,无法走路,以一种蜷缩的状态躺在床上。

今年,她更是整日躺在床上,她几乎听不见你们在说什么,但她会在某些时候不停地轻声地说话,我们却听不清她是说些什么。

是在念着那些久存在心底的褪色的往事,还是眼前的某些人,某些景,让她想要倾诉?精神好的时候,她会比较大声地告诉我们,她十分宝贝的人嫌弃她而很久没有来,尽管我们知道他就在离她很近的住处里。

大多数的时候,你无法知道她在想什么,也无法知道她需要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更多的时候,她是一枝日渐干萎的花,静静地在那里呼吸,很轻地呼吸。

她仿佛失去了很多感知。比如冷暖,晚上要起来几次为掀去被子的她重新盖好。比如时间,晚上的某些时间,她会睁开眼睛,看着房间窗前的某一个点,很久很久……

尽管知道生老病死是一个人最终走向的归途,但看着这一幕幕,仍会伤感与无奈。如果已经年老,又处于生病状态,会失去很多权利,很可怜,也很寂寞。

有人曾说,当你处于人生纠结状态之时,去观看生老病死百态,可彻悟。

我做不到彻悟,但是,随着年岁渐长,也逐步领悟:年轻时,不可过份消耗自己的身心。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很重要,更要从当下开始,爱护起自己的身体。要为自己将来老去,能健康活着,自主地活着而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215@用朴素的心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