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437-438

杂阿含经437-438_第1张图片

四三七、殿堂经:本经叙述如同前经,唯有举出的譬喻为不同耳。

四三八、众生界经:本经叙述众生界虽为无量,但如对于四圣谛能无间等的话,就能脱出此众生界,故宜学习四圣谛。

四圣谛解释链接

(四三七)殿堂经

如异比丘问。阿难所问。亦如是说。唯譬差别

佛告阿难。譬如四梯升于殿堂。若有说言不由初蹬。而登第二.第三.第四蹬升殿堂者。无有是处。如是。阿难。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此不应说。所以者何。若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

譬如。阿难。由四蹬梯升于殿堂。若有人言要由初蹬。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蹬升殿堂者。此所应说。所以者何。要由初蹬。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蹬升殿堂者。有是处故。如是。阿难。于苦圣谛无间等已。然后次第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斯有是处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隥:石阶。

[对应经典]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谛相应56〉第44经动阁堂经。

------------------------------------

四三七、殿堂经:本经叙述如同前经,唯有举出的譬喻为不同耳。

  就如一位比丘所请问的问题(见前第四三五经),阿难所请问的问题,世尊也是这样的说法,只是所用的譬喻有所不同。

  佛陀告诉阿难说:「譬如由四级的板梯而登上殿堂。如果有人说『不必经由第一级的板梯,就可由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的板梯登上殿堂』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同样的,阿难啊!如果对于苦圣谛还未觉证,然而就想要对苦集圣缔、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有所觉证的话,这样的说法与事实不相应。为什么呢?因为若对苦圣谛还未觉证,然而对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却能觉证,那是不可能的事。

  又譬如说,阿难啊!由四级的板梯而登上殿堂。如果有人说『要经由第一级板梯,然后依次登上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板梯而登上殿堂』的话,这是与事实相应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一定要经由第一级板梯,然后再依次登上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板梯而登上殿堂,是有这么一回事之故。就像这样,阿难啊!对于苦圣谛能够觉证后,然后才能依次对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有所觉证,这才是可能的。」

  佛陀说完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

(四三八)众生界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大地草木。悉取为大海中。一切水虫悉能贯不

比丘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大海诸虫。种种形类。或于细不可贯。或极大不可贯

佛告比丘。如是。如是。众生界无数无量。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学无间等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① 锵:这裡同「枪」,即矛。

② 贯:贯穿;穿通。

[对应经典]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谛相应56〉第36经生类经。

----------------------------------

四三八、众生界经:本经叙述众生界虽为无量,但如对于四圣谛能无间等的话,就能脱出此众生界,故宜学习四圣谛。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譬如把大地的草木,全部取来作成枪,然后射入大海中,是否就能贯穿一切的水族了呢?」

  比丘回答佛陀说:「不能,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大海中一切水族,有各种的形类,有的极细小不可以贯穿;有的极庞大,也不可以贯穿。」

  佛陀告诉比丘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众生有无量无数。所以,比丘啊!对于四圣谛如果还未觉证的话,就应当运用各种方法勤勉努力,生起向上求进步的心,精进修学,使能证悟。」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第四三八经解释:

1、悉取为锵:「锵」根据经意疑应作「槍」或「枪」。

-----------------------------------------------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谛相应56〉第44经动阁堂经。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谛相应56〉第36经生类经。

三十六.生物

  “比丘们,假如有人把阎浮提(阎浮提指整个印度,或指整个我们所居住的世间──地球。)里的草、木、树枝、树叶全部收集在一起来做筹,然后将海里的大生物繫上大筹,海里的中生物繫上中筹,海里的小生物繫上小筹。比丘们,即使用尽阎浮提里的草、木、树枝、树叶,也繫不完在海里那些可以繫筹的生物,遑论还有更多不易繫筹的微细生物了。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牠们太微细了。

  “比丘们,没有繫筹的生物有这样多,就如恶趣眾生有非常多那样。

  “比丘们,具有解脱见──如实知苦,如实知苦集,如实知苦灭,如实知苦灭之道的人,能从这样大量的恶趣眾生之中解脱出来。

  “比丘们,因此,你们应要熟习:如实知道什麼是苦,如实知道什麼是苦集,如实知道什麼是苦灭,如实知道什麼是苦灭之道。”

四十四.尖顶屋

  “比丘们,如果有人这样说: ‘我没有如实通达苦圣諦,没有如实通达苦集圣諦,没有如实通达苦灭圣諦,没有如实通达苦灭之道圣諦,能把苦彻底尽除。’ ──这是没有可能的。

  “比丘们,就正如有人这样说: ‘我不搭建好尖顶屋的底部,便能往上盖建屋顶。’ ──这是没有可能的。

  “比丘们,同样地,如果有人这样说: ‘我没有如实通达苦圣諦,没有如实通达苦集圣諦,没有如实通达苦灭圣諦,没有如实通达苦灭之道圣諦,能把苦彻底尽除。’ ──这是没有可能的。

  “比丘们,如果有人这样说: ‘我如实通达苦圣諦,如实通达苦集圣諦,如实通达苦灭圣諦,如实通达苦灭之道圣諦,能把苦彻底尽除。’ ──这是有可能的。

  “比丘们,就正如有人这样说: ‘我搭建好尖顶屋的底部,然后往上盖建屋顶。’ ──这是有可能的。

  “比丘们,同样地,如果有人这样说: ‘我如实通达苦圣諦,如实通达苦集圣諦,如实通达苦灭圣諦,如实通达苦灭之道圣諦,能把苦彻底尽除。’ ──这是有可能的。

  “比丘们,因此,你们应要熟习:如实知道什麼是苦,如实知道什麼是苦集,如实知道什麼是苦灭,如实知道什麼是苦灭之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阿含经43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