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资料整理1

cisco 认证体系认证

associate: ccna(偏向售后)、ccda(偏向售前)

professional:ccnp、ccip(多业务)、ccsp、ccvp(语音)

expert:ccie(路由和交换、安全、通用性服务、语音、网络存储)

na每3年升级一回

eigrp是igrp的扩展

cisco的ios系统是基于freebsd开发的

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创建OSI参考模型,注意:这个只是个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引入了一个“层”的概念

层layer:描述了所有需求的有效的通讯过程,并把这些过程逻辑上的组叫做层。

分层的优点:1、促进标准化工作,允许各个供应商进行开发。

​ 2、各层间相互独立,把网络操作分成低复杂性单元。

​ 3、灵活性好,某一层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其它层,设计者可以专心设计和开发模块功能。

​ 4、各层间通过一个接口在相邻层上下通信

OSI参考模型的分类及作用:

1、应用层(application):提供用户接口

2、表示层(presentation):数据表示

​ 加密等特殊处理

3、会话层(session):区分不同应用间的数据流

4、传输层(transport):提供可靠或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 数据重传前的错误纠正(基于可靠传输来讲)

5、网络层(network):提供路由器来决定路径的逻辑寻址

6、数据链路层(datelink):将比特流组合成字节,然后再组合成帧

​ 用MAC地址访问介质

​ 错误发现但不能纠正

7、物理层(physical):设备间接收和发送比特流

​ 说明电压、线速和线缆等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每一层使用自己的协议和别的系统的对应层相互通信,协议层的协议在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叫做协议数据单元。实际上就是数据在每一层的叫法

上三层:message

传输层:segment 段

网络层:packet

数据链路层:frame

物理层:bit

物理层:早期的连接介质有10Base2(细缆以太网)、10Base5(粗缆以太网),10表示10M,base表示基带传输,其中定义的设备有集线器、中继器、编码–解码器,传输介质连接器

集线器的特点:1、所有设备在同一冲突域;2、所有设备在同一广播域;3、所有设备共享相同带宽

真正的利用率只有30%–40%,交换机能达到80%左右

冲突域:产生冲突的范围大小

广播域:广播帧传输的范围,边界就是路由器来设定边界(因为router不转发广播)

CSMA/CD:带载波侦听的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技术,介质的访问控制方法

采用CSMA/CD的以太网不能进行全双工full duplex通信,只能进行半双工half duplex进行通信

数据链路层分两个子层:1、MAC子层;2、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Mac子层:负责MAC寻址和定义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mac子层一般的访问控制方式:

1、争用式:冲突不可避免;CSMA/CD;FCFS

2、轮流式:Token令牌

LLC子层:为上层协议提供SAP服务访问点,并为数据加上控制信息

mac子层

8字节 6字节 6字节 2字节 可变长 4字节

前导符 -------目标地址-------源地址----------长度---------数据----------FCS

mac地址总共48位,前24位由IEEE分配,后24位由厂商自己分配

你可能感兴趣的:(运维)